一根海缆的"精雕细琢"--中天科技发展新质生产力一线调研
时间:2024-05-10 06:24:04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长江之畔的中天科技厂区,矗立着一幢超百米的高楼。这座名为“超高压立塔”的建筑里有多条立式交联生产工艺的产线。被称为“光电缆之王”的海缆核心组成件正是从这里生产出来,发往全球。

江苏南通,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创立于南通如东的中天科技,1992年转型光纤通信业务,1999年进入海洋领域,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根商用海缆。2002年A股挂牌上市以来,截至2023年,中天科技多项财务指标呈百倍增长:营业收入从4亿元增长到451亿元;归母净利润从3802万元增长至31亿元……

在5G全连接工厂,智能化生产线飞速运转、全量大数据实时监测……2024年,中天科技深化工厂的5G+工业互联网运用,计划新增5家5G全连接工厂。

一根海缆背后,是洞察市场风向的技术迭代与创新突围。中天科技董事长薛济萍表示,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以数字化和绿色化为抓手,加大创新力度,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01向“海”争“风”技术创新乘势而上

光纤预制棒,是用来拉丝制作光纤的原材料,被誉为光通信产业“皇冠上的明珠”,此前一直被国外垄断。

比头发丝还细的光纤实际上是一条透明的玻璃晶体制成的纤维,外层包裹一层保护涂层。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对光纤预制棒进行匀速拉伸而成,对精度要求极高,科技含量十足。

从光纤光联起步,中天科技逐步向上游原材料研发进军。2011年,公司率先生产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合成光纤预制棒,在行业中奠定领先地位。

“近年来,不少欧美客户提出了严于国家标准,甚至高于国际标准的产品要求,光缆或导线的设计张力强度要求从公斤到克,节距线径偏差从毫米到微米,倒逼我们必须从生产管理上下功夫。”薛济萍说。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精细制造”迈向“精确制造”的中天科技,全面提高企业内控标准,通过“一键精控”设备技改项目,将客户要求、设计参数、操作要领转化为精准工艺的能力。

中天科技是我国最早的海底光电缆制造商之一。海缆的生产和一般的电缆大有不同——几十上百公里的海缆是连续生产、一次性装盘出厂,从而保证在海洋中进行长距离敷设、运行。此外,高压海缆的生产还要考虑耐高压、高阻水、高机械强度、耐腐蚀等因素,对企业而言都是挑战。

为助力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中天科技提前布局高端海缆产品研发,开发的各类海底电缆产品,在提升海缆传输容量、降低海缆投资以及环保减排方面效果显著。2023年,公司成功研制66kV交联聚乙烯绝缘交流动态海底电缆,并通过国家级新产品技术鉴定,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电力产业,中天科技继续瞄准中高压电网产品向高端化、配网产品向智能化发展的目标,产业链覆盖光纤复合架空地线、铝包钢、特种导线、高中低压电力电缆、电力工程设计与服务等。

技术先行,聚焦氢能核心业务。中天高端氢能装备研发测试基地一期研发测试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后续将为可再生能源制氢、加注协议、国产零部件测试等方面的研发测试提供完整平台。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据介绍,中天科技已在未来产业攻关上先行探路,正着手特种石英材料的应用、光电湿插拔连接器以及500kV超高压交直流海缆等产品的开发。

02装备智能化升级深入布局5G全连接工厂

在中天科技5G全连接工厂,10多台AGV小车播放着音乐有序穿梭,将重达180公斤的周转盘搬运到立体仓库。中天科技数字化部总经理张贤根说:“原来,物料搬运存在找线难、搬运难、材料混淆风险高、现场调度安全风险大等问题。如今,5G工厂集成仓储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实验系统、机器人系统等,实现智能物流、智能仓储、在线监控、库存数据可视化等功能。”

2023年,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打造的“跨区域、跨园区、跨工厂”5G专网架构,中天科技打通“研、产、供、销、服”五大领域18类业务子场景,推动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实现关键工序AI质检100%覆盖,关键尺寸缺陷100%识别,一次性合格率提升至99.2%,产品设计时间缩短28%,制造交付周期缩短15%,运营管理效率提升8%,自动化岗位增加近1200个,2023年中天科技集团公司年产值提升63亿元。

中天科技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企业数据总线,打通设计、生产、采购、运营等关键领域的信息系统数据,服务精确制造,构建透明高效的数字化工厂。

在智能化设备改造取得的成效,一线员工感受最为深刻。中天海缆高压车间工段长刘永丰说:“车间增加了不少智能设备,产品检测手段更加丰富。我们想要查询生产计划、每日产量完成情况等内容,在系统里输入搜索就好。”

“发展新质生产力,须打破传统生产模式,生产工具相应需要改变。融合新一代技术,中天科技在今年启动的设备‘焕新工程’专项行动,推动装备智能化升级,满足客户高端化、个性化要求,力求抢占市场先机。这也对企业装备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张贤根说。

据介绍,90%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