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达股份表示,此次停产主要受到单晶硅电池片价格的快速下降影响,作为生产制造光伏太阳能电池片企业的金寨嘉悦经营压力加大,与此同时近年来因金寨嘉悦经营资金筹措未达预期,导致金寨嘉悦现有PERC型电池片产线经营性现金流紧张及新建产能TOPCon生产项目建设进展缓慢
前脚宣布光伏电池片生产线停产,后脚就终止光伏电池片产业基地项目,聆达股份光伏业务经营情况似乎正面临考验。
聆达股份3月15日晚公告称,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子公司金寨嘉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金寨嘉悦”)的高效光伏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近日已实施临时停产。3月18日,深交所对公司下发关注函,详细询问停产原因及后续系列影响。与此同时,聆达股份公告,拟终止建设铜陵高效光伏电池片产业基地项目。
有光伏行业专家向上海证券报记者分析称,聆达股份光伏电池片产线临停以及终止相关项目,折射出两重风险值得引起重视:一是公司可能未赶上光伏技术路线改道的风险。专家称,2024年光伏技术路线的切换将迎来巨变,旧路线P型电池(金寨嘉悦生产的PERC电池属于此类)市占率可能从2023年的70%左右骤降至20%左右;而N型电池(聆达股份规划生产的TOPCon电池属于此类)市占率将在今年一跃升至70%至80%。以P型电池为主的、体量较小的光伏公司可能受到较大冲击。二是目前N型电池产能已基本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聆达股份新建的N型产能若没有足够竞争力,可能面临无法盈利的窘境。
主要收入来源临时停产
新光伏项目资金捉襟见肘
聆达股份3月15日晚公告称,金寨嘉悦的高效光伏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近日实施临时停产,停产时间至2024年4月15日。
聆达股份表示,此次停产主要受到单晶硅电池片价格的快速下降影响,作为生产制造光伏太阳能电池片企业的金寨嘉悦经营压力加大,与此同时近年来因金寨嘉悦经营资金筹措未达预期,导致金寨嘉悦现有PERC型电池片产线经营性现金流紧张及新建产能TOPCon生产项目建设进展缓慢。
从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三季报来看,金寨嘉悦为聆达股份贡献了高达95%的营业收入。聆达股份直言,金寨嘉悦的停产短期看对公司2024年的经营业绩会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记者注意到,除了金寨嘉悦,聆达股份还有一项在铜陵的光伏在建项目进展似乎也并不理想。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高达91.5亿元,计划建成20GW高效电池片产能,包括一期建设10GWTOPCon产能,以及二期建设5GWTOPCon、5GWHJT产能。
但聆达股份3月8月公告称,铜陵项目一期建设进展未达预期,原因系铜陵项目建设具有复杂性、系统性等特点,项目建设易受地方相关政策、行业市场环境变化、融资环境、项目施工实施条件、项目施工相关方配合进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铜陵一期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约需36亿元,除政府代建支持约12亿元外,聆达股份需通过自有资金、自筹资金投入约24亿元。聆达股份曾在项目进展公告中表示,铜陵项目建设规模和资金需求较大,相较于当前公司自有货币资金、现金流状况存在较大缺口。
一语成谶。3月18日晚间,聆达股份宣布,终止投资建设铜陵年产20GW高效光伏电池片产业基地项目。公司表示,目前该项目的实施条件及要求发生较大变化,导致近阶段已无法满足项目推进实施的需求。
交易所关注经营风险
在建光伏项目火速终止
针对聆达股份光伏电池片产线停产,深交所立即向公司下发关注函,详细追问停产原因,以及停产可能给公司带来的系列影响及风险。
深交所将问询焦点对准聆达股份光伏业务能力,要求聆达股份补充说明金寨嘉悦产品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差异,此次停产的主要原因及具体影响。要求公司说明为恢复生产拟采取的计划,并充分提示无法恢复生产的风险。鉴于聆达股份近年通过收购金寨嘉悦才得以跨界进入光伏产业,交易所要求公司补充说明这项跨界投资是否稳健、审慎。
同时,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金寨嘉悦具体停产时间,这项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就金寨嘉悦已有的资产、库存,交易所要求公司说明资产减值金额、存货跌价准备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深交所特别关注到,公司3月8日曾透露铜陵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并要求公司补充说明铜陵项目当前投资进展情况,未达公司预期的具体原因,结合公司资金情况、合作方实力以及光伏市场竞争情况,说明下一步建设计划及安排等。
巧合的是,就在深交所追问的当日,聆达股份宣布终止投资建设铜陵年产20GW高效光伏电池片产业基地项目。
新旧技术路线切换疾风骤雨
聆达股份恐非个案
如今,聆达股份的窘境或是近年来不少公司盲目跨界光伏的一个缩影。
一位光伏行业专家告诉记者,不少跨界光伏的上市公司可能都会面临这一严峻形势,某些公司的光伏核心技术人员已经离职。东岚集团董事长沈承勇向记者分析称,技术迭代风险方面,2024年光伏招投标中,N型占比已接近80%,N型替代P型已成必然趋势。N型内部的竞争风险上,2023年以来光伏行业的小企业生存压力一直很大,小企业即使转型到N型,也很难存活下去。
就技术迭代的周期,众行资本创始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