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近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等文件。海通证券表示,这些政策文件要求证券公司以强化功能性定位为立足点,从维护市场稳定、履行“看门人”责任、合规执业、文化引领、廉洁从业和交易管理等方面发力,全面落实“以投资者为本”理念,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公司将深入理解文件精神,积极贯彻监管制度安排,加快促进落实落地。
海通证券表示,公司认真学习和领会“功能性定位”的要求,将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家战略和保护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初心和使命;坚守合规底线,不断加强保荐承销专业综合能力建设,不断打磨研究专业性,着力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持续压实合规底线,大力防范财务造假,公司相应设立投行项目执业质量考核指标,将项目执业质量与相关责任人挂钩,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促进执业质量提升,打响海通“高质量投行”品牌。
同时,海通证券持续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和流程,以集团化、专业化和平台化的思路持续完善市场、信用、操作和流动性等风险类型的管理机制和流程,丰富风险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深化风险管理系统应用;认真贯彻“深入开展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的总要求,海通证券坚持培育中国特色资本市场文化,构筑“以投资者为本”的文化根基。
校正行业机构定位促进功能发挥
对于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海通证券认为,这两个政策文件聚焦校正行业机构定位、促进功能发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监管效能、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全面从严加强对企业发行上市活动监管、压紧压实发行监管全链条各相关方责任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
“证券公司将以强化功能性定位为立足点,将从维护市场稳定、履行‘看门人’责任、合规执业、文化引领、廉洁从业和交易管理等方面发力,全面落实‘以投资者为本’理念,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海通证券表示,上述政策文件坚持强化证券公司的“功能性定位”,始终践行金融报国、金融为民的发展理念,落实“以投资者为本”理念的本质要求。对标对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培育一流投资银行的要求,端正经营理念、校正定位偏差,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更加注重客户长期回报,切实履行信义义务。投资银行将以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己任,加强项目甄别、估值定价这些投行涉及的核心能力建设,真正为市场和投资人推荐质量好的“货真价实”的公司,同时把问题公司坚决挡在市场门外。
在专业服务能力方面,海通证券认为,上述政策文件要求证券公司坚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着力发挥证券公司的主力军作用,巩固“以投资者为本”的市场根基;聚焦主责主业,发挥维护市场稳定健康运行、价值发现和风险管理、服务中长期资金入市、提升投资者长期回报、助力市场高水平开放等重要功能;强化核心能力建设,优化金融服务和产品供给,为投资者提供适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服务好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战略布局。
“坚持压实证券公司的中介职责,认真履行‘看门人’责任,是落实‘以投资者为本’理念的关键所在。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特别要进一步压实投行‘看门人’责任,充分运用资金流水核查等方式确保财务真实性,提高价值发现能力。”海通证券认为,上述政策文件要求证券公司坚持完善公司治理,合规执业,构建“以投资者为本”的公司治理和合规基础;股权结构要清晰,组织架构要精简,职责边界要明确,信息披露要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要合理,内控制衡要有效;对于高风险业务,坚持“看不清管不住则不展业”,完善合规风控考核机制,落实全面风险管理与全员合规管理要求。
在文化建设方面,海通证券认为,上述政策文件要求证券公司坚持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引领,优化证券业发展生态,构筑“以投资者为本”的文化基石。深入开展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坚决纠治拜金主义、奢靡享乐、急功近利、“炫富”等不良风气。大力弘扬和践行“五要五不”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入职、任职这些重要环节加强审查管理,对违法违规和行为严重失范的从业人员要坚决出清。
海通证券进一步表示,上述政策文件坚持强化证券公司员工廉洁从业,切实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和廉洁从业监管,持续完善薪酬管理制度,增强“以投资者为本”理念落实的实践性;坚持加强证券公司的交易管理,提高市场的公平性,从交易制度层面落实“以投资者为本”,压实职责,提升不同类型投资者交易公平性。
构建立体化的处罚问责体系全面落实声誉约束
在监管处罚方面,海通证券表示,上述政策文件建制执制与统筹协调相结合,构建立体化的处罚问责体系,对中介机构建立常态化滚动式的现场监管机制,严格落实“申报即担责”,加快完善保代负面评价公示机制,全面落实声誉约束。
具体来看,海通证券指出,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