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164.88°!四个月5倍大牛股的成长基因
时间:2024-01-31 12:58:38来自:中国基金报(微信公众号)字号:T  T

1982年,美国医药公司礼来推出全球首款重组人胰岛素产品。

 

正是通过在人胰岛素上的先发优势,在20世纪后20年,礼来迅速成为全球胰岛素市场霸主。在此期间,礼来股价大涨40多倍。

 

在技术研发上,与之类似的是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

 

1981年,美国FDA批准了全球第一支注射用动物胶原蛋白。

 

2021年,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了全球第一支注射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该产品由锦波生物研发。

 

但和人胰岛素不同的是,40年后,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领域,中国正在引领全球。

 

2023年7月20日,锦波生物登陆北交所。

 

2023年11月15日,锦波生物股价最高冲上302.33元,四个月涨幅超5倍,成为北交所第二大市值公司,至今还是北交所股价最高的股票。

 

2023年12月28日,在山西太原锦波生物的总部,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了公司董事长杨霞,为投资者揭开四个月飙涨5倍大牛股的成长秘密。

 

杨霞向记者表示:

 

“164.88°是蕴藏在身体中的胶原分子密码,也可以说是‘青春密码’,是人类打开人源化胶原蛋白的第一扇门。

 

我们是一家‘无中生有’的企业,这是传统眼光理解不了的。

 

随着以此研发的生物新材料越来越多,未来人源化胶原蛋白有可能实现工业化的组织重塑、器官重塑。”

 

本期《价值研究所》,请大家跟随记者的视角一同走进锦波生物,探寻“四个月5倍大牛股”的发展之路。

 

解锁密码

 

“164.88°是蕴藏在身体中的胶原分子密码,也可以说是‘青春密码’。”对于164.88°的功能,锦波生物董事长杨霞对记者如是解释。

 

刚开始,全世界都不知道164.88°长什么样子,经过6年持续研究,锦波生物及其合作伙伴才首次搞清楚。

 

“我们和中科院合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搞明白。当年在中科院某机构解析原子结构,课题组用的实验草稿纸占了该机构的2/3,最后好不容易解出来了。但是感觉很奇怪,因为人类解析的胶原蛋白三螺旋结构都是180°,但我们解析出来的是164.88°。

 

为了这个特殊的角度,我们又重复研究,就怕搞错了。经过反复论证反复核查,确信无误后,才投递到国际蛋白结构数据库(PDB)。他们一比对,别的胶原蛋白都是180°,就这个不一样,也觉得很奇怪。”

 

面对记者的疑惑,杨霞回忆起当年解锁164.88°密码的曲折和艰辛。

 

由此,锦波生物发现了胶原蛋白的一个特殊区域。此前,人类发现的所有胶原蛋白三螺旋都是180°,是一条直线,但锦波生物当时发现的区域是164.88°,是弯的、柔性的,这打开了人工合成胶原蛋白的大门。

 

“当时我们感觉,根据结构决定功能原则,这个特殊的164.88°一定有特殊的功能。随后研究发现164.88°的柔性三螺旋,是让胶原蛋白自组装成胶原蛋白网状纤维的关键核心元件,能够发挥III型胶原蛋白所有的功能,甚至比它自身的功能还要强。”杨霞说。

 

人源化胶原蛋白产业由此诞生,这成为锦波生物原始创新的起点。

 

“通过发现164.88°,我们改变了传统的研究范式,开辟了胶原蛋白新的研究范式,使人类用合成生物技术合成胶原蛋白成为可能。”杨霞说。

 

“觉得我们是骗子”

 

“无中生有!”在谈到公司及所在行业的突出特点时,杨霞脱口而出。

 

“可以说,我们是一家‘无中生有’的企业,这是传统眼光理解不了的。”

 

在提供上市申报材料时,锦波生物被问到上游是什么。

 

“我们这个产业没有上游,从技术上来说,是‘无中生有’的产业。原始创新是开创性的,没有先例,所有人都没见过。我们这种企业的发展,主要靠知识结构和独到的产业远见。想把这个事情做成,纯科学家不行,纯企业家也不行,需要的是懂技术的战略型企业家。”杨霞表示。

 

2008年,锦波生物成立。“那时,为了买这块当时可以说是最差的地(现锦波生物总部办公大楼所在地),去办相关手续,很多人不相信,我说啥别人都不理解。”杨霞回忆道,2009年,在回复政府的相关问题时,“(别人)听不懂啊,答辩时人家就觉得我们是骗子。”

 

山西盛产煤矿,当时有些投资人就和杨霞开玩笑,如果投煤矿和房地产,好歹还能看得见摸得着,但投锦波的话,“什么都看不见,失败了什么都没有了,不能吃也不能喝。你说山西的老板哪个敢投啊?”

 

后来不得已,杨霞专门聘请了一位清华大学的博士去讲解。

 

10多年后,合成生物在一级市场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投资额逐年攀升。在国家相关产业规划中,合成生物也被屡次提及、重点扶持。

 

在2021年正式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合成生物被列入科技前沿领域攻关项目。

 

“把赚的钱都投到研发上”

 

在杨霞看来,技术产业化和产品化是两个概念。原材料创新难度和壁垒非常高,能做出原材料,未必能转换成终端产品,产品出来也不一定就能成功商业化;而在商业化的路上,还有很多坑在前面等着。

 

那时,锦波生物想把164.88°直接拿出来生产,但当时用合成生物技术也不好生产,必须加上一些额外的氨基酸把它粘到一起才能做出来。

 

“通过这种方式,做面膜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