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IPO,有些举棋不定。
2023年11月30日,多名接近极氪的人士指出,因市场疲软导致估值不及预期,极氪决定暂缓IPO计划。对此,极氪官方对外表示,“我们已向美国证监会公开递交招股书,各项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尽管极氪对外宣称,目前正积极推进IPO相关事宜,但结合11月25日更新的招股书来看,其依旧未披露发行价格区间、发行规模等关键信息,确实从侧面昭示出,极氪目前犹豫不决的心态。
极氪之所以在IPO只差临门一脚的时候犹豫不决,不光在于其尚未拥有“造血能力”,更因为产品在市场层面不具备绝对意义上的统治力。
考虑到接下来中国新能源赛道的竞争将越发激烈,极氪如果被动加入价格战,很可能进一步挫伤核心财务数据,让资本市场冷眼相待。
01吉利大力扶持,极氪凶猛成长尽管极氪也是一个全新的品牌,但与“蔚小理”等靠自己的力量崛起的造车新势力不同,背靠吉利的极氪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老势力”。
2015年11月,吉利发布了新能源战略“蓝色吉利行动”,计划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集团整体销量90%以上。此后,吉利孵化极星(Polestar)、几何汽车、领克等品牌,聚焦新能源汽车市场。
不过因性能不佳、品牌定位存在问题,截至“蓝色吉利计划”五年期满时,吉利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并不理想。财报显示,2020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超132.02万,其中新能源汽车及电气化产品总销量为6.81辆,仅占比5.16%,聊胜于无。
为了提振自家新能源汽车的影响力,吉利于2021年3月成立了极氪,后者在次月就推出了旗下首款产品极氪001。对比来看,“蔚小理”均在成立三年左右之际,才推出首款产品。
极氪诞生仅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推出首款产品,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吉利的赋能。2020年9月,领克发布了旗下首款纯电概念车ZEROConcept,该产品基于吉利全新的纯电动平台“SEA浩瀚”打造。不过ZEROConcept并未走向市场,而是直接给到了极氪品牌,摇身一变,成了极氪001。
这也决定了,极氪的产品极度依赖吉利的供应链。
以极氪001为例,据懂车帝统计,其三电技术、车身结构和骨架、“FalconEyeVidar”鹰眼视觉融合感知系统等零部件,均来自于吉利或吉利的合作伙伴。
事实上,吉利的诸多资源加持,再加上极具性价比的比较优势,确实使极氪飞速成长。
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10月,极氪开始交付新能源汽车,当年累计交付6007辆,2022年达到71941台,增长超10倍。2023年1月-11月,极氪累计交付10.51万辆,已超去年全年交付量。
02极氪深陷亏损泥潭,吉利不堪重负汽车交付量节节攀升,自然会推高极氪的营收规模。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前三季度,极氪营收分别为65.3亿、319亿以及353.15亿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分别为15.44亿元、196.71亿元以及233.19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23.6%、61.7%和66%。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的成长性不光与营收规模息息相关,更体现在净利润上。极氪虽然营收规模颇为可观,但却与大部分造车新势力类似,身陷亏损的泥潭无法自拔。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前三季度,极氪净亏损分别为45.14亿元、76.55亿元以及52.28亿元,三年左右时间总计亏损近200亿元。
尽管成立以来,极氪已完成三轮融资,吸引了宁德时代、英特尔投资公司、越秀产业基金等一线资方,但由于吉利是极氪的控股公司,面对后者巨亏的业绩,前者的运营压力也持续加大。
财报显示,2021年-2022年以及2023上半年,吉利分销及销售费用分别为63.23亿元、82.28亿元以及47.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13%、30%以及44%,主要系“极氪直营渠道建设和运营等营销费用的显著增长。”
分销及销售费用大幅增长,严重侵蚀了吉利的利润。2021年-2022年以及2023上半年,吉利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47亿元、52.6亿元以及15.71亿元,分别同比下滑12.4%、增长8.52%以及1.19%。
即便吉利分担了极氪的部分成本,后者仍“入不敷出”。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以及2023上半年,极氪研发费用、营销费用合计分别为53.6亿元、96.91亿元以及60.88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分别为38.98亿元、37.55亿元、32.65亿元。
横向对比不难发现,极氪每年年末余下的现金,基本都难以覆盖下一年的研发费用和营销费用。
为了缓解极氪的资金压力,吉利甚至通过贷款的方式为极氪“输血”。招股书显示,2022年4月,极氪与“浙江吉利制造”签订十年期贷款协议,总额97亿元;2022年11月,宁波Viridi(极氪电池及其他零部件销售分部)与“浙江吉利制造”签署10年期贷款,总额16亿元。
尽管贷款的方式可以在短期内缓解极氪的财务压力,但也推高了后者的资产负债率。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极氪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2.22%、130.67%以及121.05%,2022年后一直超100%。
由此来看,不论是从吉利缓解自身财务压力的角度出发,还是极氪打开融资通道的维度考虑,后者都有必要尽快登陆资本市场。
03极氪左右为难,资本难以高看事实上,正因为登陆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