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减持寒武纪超30亿元,大手笔研发能否套住未来
时间:2023-10-08 08:45:24来自:其他媒体字号:T  T

今年以来,寒武纪的股价经历了一轮涨潮和退潮。

从年初底部54.15元/股增长至4月最高点271.47元/股,暴涨401.33%。该公司股价在高处盘旋月余之后,又一路回降,9月28日收于123.95元/股。

而和股价变动同样引发关注的,莫过于创投股东的大手笔减持。今年以来,国投创业基金减持寒武纪股份至所剩无几,古生代创投、南京招银和湖北招银更是清仓退场。上述机构减持股份价格合计逾30亿元。

股价大起大落和股东减持的背后传递了怎样的信号?

为何现在减持?

近来,寒武纪频繁发布股东减持公告。

相关公告显示,国投创业基金持有寒武纪1.85%的股份,2023年3月23日至2023年6月29日之间,该基金合计减持寒武纪1.78%的股份,减持金额14.82亿元,目前仅持有0.0003%的股份。

古生代创投持有寒武纪1.49%的股份,2023年3月23日至2023年8月24日之间,该基金合计减持1.43%的股份,减持金额10.72亿元,目前持股比例为0。

南京招银持有寒武纪0.78%的股份,湖北招银持有寒武纪0.38%的股份,2023年2月9日至2023年6月7日之间,以上机构将所持股份减持完毕,减持金额5.79亿元,目前持股比例皆为0。

上述机构减持寒武纪股份的时间,与寒武纪股价上涨的时间段有所重合。从股价走势来看,寒武纪在上半年一路上扬,进入下半年后开始退潮。

公开信息显示,上述机构持有的股份皆为寒武纪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于上市12个月之后解禁流通。

作为AI芯片概念的热门选手,寒武纪在成立早期就已经获得众多创投机构的青睐。企查查显示,国投创业基金参与寒武纪的A轮及B轮融资,招银国际参与公司A+轮融资,元禾原点(古生代创投旗下投资平台)参与公司天使轮、A轮及B轮融资。

一早看好寒武纪并且不断加码的创投机构们,为何选择这个时点退出呢?

事实上,寒武纪自上市以来,长期处于股价下滑的状态。公告显示,寒武纪发行价为64.39元/股,上市首日最高股价便达到295元/股,暴涨358%。泡沫堆积而起,又逐渐消亡。随后一年内,寒武纪股价跌跌不休,2021年7月20日(上述机构股票解禁日)股价已经收于108.32元/股,浮盈大打折扣。2022年4月27日,寒武纪股价跌至底部,最低价46.59元/股,早已跌破发行价。

直到今年上半年,ChatGPT的火爆给AI芯片带来新机遇,寒武纪的股价才迎来久违的曙光,显然创投机构们也紧盯这个套现离场的好时机。

公开信息显示,国投创业基金减持价格区间在158.00元/股到266.16元/股之间,古生代创投减持价格区间在152.77元/股到225.84元/股之间,南京招银和湖北招银减持价格区间在77.06元/股到223.25元/股之间。

承诺“不跑路”有用吗?

上述创投机构减持金额合计逾30亿元。机构大手笔减持的举动,被部分投资者认为是对寒武纪未来业绩及股价信心不足的表现。

面对投资者的议论,9月26日,寒武纪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陈天石博士出具的《承诺函》。陈天石承诺,2024年12月31日之前,将不以任何方式减持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包括承诺期间因资本公积转增、派送股票红利、配股、增发等事项产生的新增股份。

但其承诺亦受到投资者质疑,因为早在一个月之前,8月27日,证监会发布减持新规,对于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进行现金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年年均净利润30%的,证监会要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

9月26日,沪深交易所进一步明确减持新规的约束条件,其中提及,如最近三年均为亏损则没有可以计算的年度,无法达标,不得减持。

东方财富网显示,2020年至2022年间,寒武纪净利润分别为-4.35亿、-8.3亿和-13.25亿,近三年净利润皆为负。

同时,寒武纪为稳定投资者信心,不断推进回购计划。8月31日,公司公布回购预案;9月5日,公司更新回购进展情况;9月27日,公司发布回购实施公告。回购实施公告提及,9月26日,寒武纪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购股份12.4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03%,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129元/股,最低价为127.97元/股。

舍得投入能套住未来吗?

事实上,投资者对于一支股票有无信心,除了受股东动态影响之外,最关注的是其基本面。

自上市以来,寒武纪持续亏损,尚未扭亏为盈。近五年,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3.77亿元、-6.59亿元、-11.11亿元和-15.79亿元,亏损口径逐年增大。近五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549万元、-2.02亿元、-1.32亿元、-8.73亿元和-13.3亿元。

在此情况下,寒武纪营收也有收缩的趋势。2023年半年报显示,寒武纪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下降33.37%。公司表示,受供应链影响,调整销售策略,优先服务毛利较高、信用较好的客户,造成营业收入有所下降。

然而许多科技公司的宿命一贯如此,在产品研发推广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数年的蛰伏。例如AI四小龙中的商汤科技和云从科技,上市以来也从未扭亏为盈。

AI是融钱的无底洞,也是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