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工商银行举行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
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工商银行总资产43.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0%;实现净利润1747.20亿元,同比增长1.1%;营业收入4289.06亿元,下降3.4%。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率1.36%,下降0.0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8.45%,拨备覆盖率218.62%。
会上,工商银行行长廖林,副行长王景武、张文武、段红涛、张伟武等管理层对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了回应,内容涵盖经营计划、信贷投放、资产质量、房地产、促消费、普惠金融、国际化发展、绿色转型、数字化建设、大模型等。
1、业绩总体表现:稳中提质、好于预期廖林表示,上半年全行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增动能、防风险、开新局”各项工作,着力在服务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中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上半年经营业绩总体表现为:稳中提质、好于预期。主要是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强优大”核心指标保持稳健。上半年资本充足率18.45%,处于同业前列;拨备覆盖率218.62%,连续3个季度稳步上升;不良贷款率1.36%,较年初下降2个BP。ROA、ROE保持行业较优水平;净息差、成本收入比处于合理区间。资产、资本、存款、贷款、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总量继续保持同业领先。
二是积极助力稳增长。上半年,各项贷款增加2.08万亿元。其中,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等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领域贷款总量、增量均保持同业领先。民营企业、普惠金融、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个人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同比多增。此外,新增投资人民债券1.64万亿元,债券投资总量、增量、新增投资额均保持市场首位,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不断增强。
三是全面系统防风险,各类风险总体可控。工商银行深化境内境外机构、表内表外业务、商行投行业务、线上线下、总行和下属机构“五个一本账”全面风险管理,有效提升智能化风控能力,扎实推进资产质量攻坚战,全力打造安全第一的大行标杆。
四是久久为功促改革,发展引擎更加强劲。全行深入实施“扬长补短固本强基”四大战略布局和第一个人金融银行等四大战略重点,“GBC+”基础性工程成效明显,D-ICBC数字工行建设加快推进,ECOS智慧银行生态系统建设持续深化。
2、保持盈利稳定,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廖林表示,上半年工作成效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业务发展上,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二是规模发展上,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三是在安全管理上,实现了风险的精准防控。上半年经营业绩,得益于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再次彰显了工商银行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实际成效,以及稳健的经营特质,强劲的发展韧性。
对于下一步如何保持盈利稳定,廖林表示,他认为,当前,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金融与经济唇齿相依,银行经营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指标上的波动。但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特别是一系列宏观政策逐步落地见效,正推动经济持续好转,必将为银行改善经营带来良好的支撑和有利条件。
他进一步指出,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增动能、防风险、开新局”各项工作,着力在提升金融服务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上下功夫,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3、不良和逾期指标呈现“三个下降”的良好态势王景武表示,总体看,工商银行不良和逾期指标呈现“三个下降”的良好态势。截至6月末,不良率1.36%,较年初下降2个BP;逾期率1.18%,较年初下降4个BP;不良与逾期贷款剪刀差较年初下降了89亿元,连续13个季度为负。在具体的措施上,主要是强化了三个“持续”,即持续优化投融资的规划、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加强全周期闭环管理。
工商银行通过加强入口、闸口、出口闭环管理,系统抓好投融资组合风险的防、化、治。
在入口关,推动授信新规迭代升级,发挥好审查审批“关键阀”的作用。上半年主动预警和阻拦高风险客户、隐性关联与合规性风险融资超1000亿元,防止带病准入。在闸口关,强化风险跟踪识别与预警防控,持续压降风险贷款的占比,集团关注贷款率较年初下降了0.16个百分点。
同时,前瞻性加强风险管理,对于虽未逾期或者逾期未超90天,但出现实质性经营风险的贷款,提前纳入不良进行管控。在出口关,持续强化不良资产的清收处置,提升经营处置的质效,确保资产负债表干净、清爽。
4、房地产信贷重点从“存量和新增”两方面加强管理关于房地产领域风险的情况和管控的措施,王景武表示,长期以来,工商银行认真贯彻“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等宏观政策,积极满足房地产企业和居民的合理信贷需求。在个人房贷方面,上半年工商银行新发放的个人房贷中,首套房的贷款占比约90%;在开发贷款方面,上半年受到房地产市场风险持续出清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业的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但在集团贷款中占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