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建筑业协会统计,2021年度我国建筑业总产值29万亿元,但建筑信息化投入在建筑业总产值中的占比仅为0.08%,而欧美发达国家为1%左右。总的来说,我国建筑业体量大但信息化水平低,发展空间巨大。
此前主要发达国家在工程建设领域相继发布了新一轮的国家战略,如美国制定了《基础设施重建战略规划》、英国制定了《建造2025》战略等,它们都重点提及如何通过数字化科技创新来驱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为提升建筑业信息化水平,政府多年来大力推进以BIM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早在2017年,住建部发布的《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就明确提出,加大信息化推广力度,增加应用BIM技术的新开工项目数量。
作为国内建筑投资咨询管理领军企业,青矩技术较早洞察了BIM在工程咨询领域广阔应用场景,提前布局研发探索BIM技术应用,在长期产品迭代创新中推出了如青矩全咨云平台、青矩投资建设大数据平台等科技产品,为工程咨询行业数字化转型探索出了更多现实路径。
深耕BIM技术应用探索数字化转型
建筑业信息化大势所趋,全行业都在应时而动,而在转型过程中,BIM技术已成为行业发展主流技术。
何谓BIM?即建筑信息模型,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核心作用之一是降低了工程量计算难度,可在BIM模型中迅速获取各施工环节信息做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从规模看,据机构预测,中国BIM行业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40.5亿增长至2020年的119.1亿,复合增长率(CAGR)为31.0%,预计2025年将达到670亿。
这些年,很多企业在研究BIM技术应用,如万达实行BIM总发包模式,并编制BIM系列标准;碧桂园成立BIM研究部;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研发铁路数字化集成设计软件CRBJ等。
但BIM的技术应用建立在软件之上,即设计建模软件,核心是三维图形技术。目前,国内的BIM基础建模软件市场被Autodesk、Bentley、Trimble、Graphisoft等国外公司掌控,行业对国际厂商依赖程度高。
从行业看,如多年前就已经进入BIM赛道的青矩技术处于行业中下游,以BIM应用服务商的角色为客户服务,项目多为基于BIM建模、施工模拟、优化分析、运维管理等。
这也是很多国内厂商的做法,扬长避短,围绕BIM技术做全流程应用拓展工作,打开市场需求缺口。在产品端,公司已形成了多个产品,如EveryBIM协同管理平台(围绕BIM打造的工程现场管控平台)、BIM图形引擎(专为AEC行业打造的BIM轻量化开发组件)、BIM应用咨询等。
除了自研外,公司也通过投资相关公司来增强BIM布局,如译筑科技、睿视新界、未来盒子这些技术创新企业,它们在BIM项目管理、BIM施工动画模拟、BIM装配式装修等领域造诣颇深,与公司业务协同后能够有效推动工程咨询数字化转型。
多年耕耘已有收获。2018年,公司爱尔眼科大厦工程BIM技术应用项目成功入选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全过程工程咨询典型案例》。2020年,公司全程提供BIM应用咨询服务的长沙地铁4号线项目,获得了第十一届"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铁路与轨道交通类BIM应用二等成果"。
当然,不仅只是局部BIM应用服务,经过摸索沉淀,公司完成了青矩全咨云平台一期,该平台未来旨在形成以BIM模型为载体的工程数据中心,同时,以数字孪生的模式融合项目管理、造价管控等过程,推动工程项目全过程咨询的数字化转型。
融合BIM技术的探索仅是这家老牌工程造价咨询龙头面向数字化转型纵深向前跃的一个成功尝试。
凭借多年行业积累,公司积极拓展工程管理科技服务板块,综合利用BIM、大数据、AI等技术,打造出青矩智慧造价机器人、青矩投资建设大数据平台等多项新型工程管理产品服务客户。
从业务角度看,公司当下已能对外提供BIM应用咨询、系统开发与集成、工程咨询互联网业务等高附加值技术服务获取收入,也因此,工程管理科技服务板块营收增速迅猛,2019-2021年营收CACR达37.8%,商业化前景可期。
营收净利创新高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
除了在新兴的工程管理科技服务领域成果颇丰外,青矩技术核心业务工程造价咨询保持多年高增长,带动公司营收屡创新高。
2018-2022年,公司营收CAGR达14.42%,归母净利润CAGR达29.73%。去年疫情行业承压,公司业绩依旧创历史新高,2022年营收8.28亿,归母净利润1.61亿元。
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宏观面向好。202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57万亿元,有力支撑了工程咨询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有实力的国内工程咨询企业开启了国际化进程。这些都将助力头部企业的发展。
从微观看,工程造价管理是投资建设工程中如何实现有效投资管理的核心技术服务。作为这个千亿级赛道唯一上市公司,青矩技术具备行业领先地位,是十年唯一一家连续位列行业前三的企业。
客户资源储备丰厚,公司长期与央国企合作,形成稳定合作关系,行业经验丰富,深度参与多个国内知名工程项目,如京沪高铁、北京新机场等;资质方面,拥有全专业、高级别的执业资质和资信;人才方面,储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