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表示,将成立中国移动物联网联盟RISC-V工作组,大力推动RISC-V架构在国内的发展,推动国产芯片实现自主可控。
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后,中国通信业的技术创新并未停下脚步。随着终端物联重要性的提升,芯片正成为我国通信巨头发力的新方向。
在日前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移动正式发布了两颗自研通信芯片——一颗基于RISC-V开源架构的LTE-Cat.1芯片,以及一颗量产的蜂窝物联网通信芯片。《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两颗芯片均填补了我国在该细分芯片领域的自研能力,其中前者更是成为我国首颗基于RISC-V开源自研的LTE-Cat.1芯片。
“RISC-V”全称ReducedIn-structionSetComputer-V,即第五代(计算机)精简指令集,该指令集因能将负责把软件程序的运行逻辑,转换成处理器或芯片能够理解的执行“语言”,因此也被外界作为处理器或芯片的架构。相比于目前英特尔主导的x86架构和英国的ARM架构,RISC-V由于其开源免费的特性,受到中国芯片设计厂商的青睐。
在实现突破后,中国移动也表示,未来将联合中国信通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南京创芯慧联等单位,成立中国移动物联网联盟RISC-V工作组,大力推动RISC-V架构在国内的发展,推动国产芯片实现自主可控。
精准突围
业内认为,此次中国移动推出基于RISC-V架构的LTE-Cat.1芯片,属于一次精准的突围尝试。
“不管是RISC-V,还是LTE-Cat.1,都非常适合作为突破垄断的自研技术路线。”半导体分析师季维告诉记者,架构是芯片在设计环节首先会遇到的壁垒,由于目前国外芯片巨头基本以x86和ARM架构为主,因此RISC-V的开放性使得新兴厂商能够迈过较低的竞争门槛,尤其是在走量为主、对成本比较敏感的物联网芯片市场,RISC-V已经获得广泛应用。
CHIP全球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主任罗国昭向记者表示,x86和ARM多年来已经积累出非常多的专利墙,新兴公司很难绕开并进行创新,而RISC-V推出时间短,中国企业起步时间几乎和国外一致,因此对于国产厂商进行自研积累非常有利。
RISC-V国际基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包括腾讯在内的13个中国厂商已加入该组织,占据25个成员名额的半壁江山。而在RISC-V出货量方面,截至2022年7月,RISC-V架构芯片出货量已经突破50亿颗,其中以阿里平头哥的玄铁系列为代表,出货量超过30亿颗。
此外,LTE-Cat.1也是新兴的物联网通信标准,由全球5G标准制定组织3GPP于2009年提出。相比于更为大众熟知的NB-IoT,Cat.1主要面向“中速”物联网设备。由于Cat.1主要依靠现有4GLTE网络资源,不需额外增加投资,且芯片及模组成熟度高、成本低,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效应。
深圳市有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罗伟曾向记者表示,在物联网中,不同设备与业务对网络质量的需求并不一样。NB-IoT适用的是能源计量、智能路灯、环境与农业监控等多为低速率、采用电池供电的固定场景;而Cat.1属于4G网络,可支持移动网络自动切换,因此适用于如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中等速率需要的共享设备、移动支付、公网对讲、资产与物流追踪、车载运输与定位等众多移动场景。
在此背景下,业内认为,此次中国移动推出基于RISC-V架构的LTE-Cat.1芯片,属于一次精准的突围尝试。“新架构想要普及,需要足够的生态支持,加入者越多越好。而中国移动的入局,显然将进一步丰富我国RISC-V自研芯片的产品库。”季维告诉记者,在2022年全球移动物联网模组和芯片市场中,国内企业产品出货量占比分别超过60%和40%,已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定优势。
加码物联网
中移物联就宣布,其全资子公司芯科技有限公司于当年7月正式独立运营,该公司将以促进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振兴为目标,进军物联网芯片制造业。
值得注意的是,除中国移动此前推出过自研eSIM芯片外,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近年来并未过多涉足芯片市场。其中缘由,记者从运营商人士了解到,通信行业传统分工较为明确,运营商居于产业链最上游,角色更像是分配者,而终端及芯片的研发,则更多掌握在设备商及细分厂商手中。
但中国移动此番动作,则显示了运营商对于移动物联市场不同以往的重视。“中国移动之前其实在物联网芯片领域已经推出了自有品牌,但基本是和芯片厂商合作的模式,这次接连推出自研产品,还是首次。”C114通信网主编周桂军告诉记者。
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9年11月,中国移动便推出了物联网eSIM芯片自有品牌OneChip。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移动OneChip芯片出货量达2亿颗、OneOS物联网操作系统装机量达4000万台、OneMo模组占全球市场份额第四,智能硬件产品体系已初步构建,年出货量达200万台。
而中国移动的雄心显然不止于此。在本次发布两颗自研芯片外,中国移动业发布了采用第三代微内核架构设计的OneOS微内核操作系统,内核代码自主率达到了100%,可满足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工业、智能安防等应用领域对操作系统高安全、高可靠、高可信的技术要求。
此外,中国移动还发布了首个针对物联网泛智能硬件的全智能连接协议(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