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扬扬地博弈了一年多的微软-暴雪收购案,在近期终于到了即将尘埃落定的时刻。
此前,这项价值高达687亿美元的收购已经在包括中国、欧盟在内的37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审批。然而,在美国和英国两个重要市场,收购案都面临了巨大的阻力。2022年12月,美国反垄断机构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宣布了对收购事宜的反垄断诉讼,寻求阻止这项收购。2023年4月,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更是直接否决了这项收购。这其中,关键都是监管机构认为微软在收购暴雪后会在云游戏技术方面变得过于强大,从而造成垄断。
不过,收购案在两家公司的大本营美国迎来了转机。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微软与FTC已经就该案件给出最后的论点,案件的审理将在大约一周以内作出裁决。而在这场向公众开放的庭审过程中,微软律师“碾压”了FTC请来的经济学家,后者在回答过程中数次出现长时间的沉默。这样明显的方向也让暴雪的股价在最后一次庭审当天达到近期的高点,几乎与过去一年中的最高值持平。与此同时,停办了数年的暴雪嘉年华也在今年宣告回归。暴雪的好日子,看起来又要到来了。
然而,在与游戏业务几乎同等重要的电竞业务上,暴雪还远没有摆脱危机。暴雪在5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文件,在自身的运营风险部分,暴雪表达了对电竞板块的担忧,对于两个席位制的守望先锋(OWL)和使命召唤联赛(CDL),暴雪对他们的寿命感到不乐观。这是暴雪首次在公开信息中出现对电竞如此负面的判断。情况显然已经到了十分困难的地步。
作为全球价值最高的几个电竞联赛之一,OWL和CDL的门槛不可谓不高,OWL从迈出联盟制第一步时的1600万美元席位费,到后来飙升至超过3000万美元,甚至有报道称价格达到过6000万美元。而2021年才成立的CDL,席位费达到了2250万美元。然而,回过头看,各方从联赛中获得的回报,似乎都没能匹配他们的天价门票。
在今年早些时候与网易轰轰烈烈地“分手”以后,其他问题也不断向暴雪袭来。微软的收购远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暴雪的电竞联赛又该何去何从?
4亿美元的缺口动视暴雪集团在5月发布了2022年的财报。在营收方面,他们的下滑趋势相当明显,从2021年的88亿美元下滑到2022年的75亿美元,净利润从2.69亿美元缩水到1.5亿美元。这还只是整个暴雪公司的经济状况,在电竞联赛方面,他们的营收实际上更加不容乐观。
尽管在财报当中没有单独列出电竞部分的营收,但一项数据可以说明OWL与CDL的经济状况有多么的窘迫:两个联赛的应收的席位费,共计还有超过4亿美元未支付。这对任何一个赛事联盟来说,已经称得上是“天坑”。
两个联赛的席位费拖欠并不是新的情况。OWL的席位费本就是分期支付,然而,疫情的到来将计划打乱。2020年疫情来临时,OWL刚在一年前经历了一次扩军,不少队伍的席位费还有大半没有支付给暴雪。此后三年,许多俱乐部都陷入了经营困难,在与暴雪协商后,席位费的收取得到了延后。根据EsportsObserver的报道,截至2022年的10月,暴雪只收到了OWL席位费的大约50%。而2021年开启的CDL联赛,席位费的支付受疫情的影响更大,除了各队伍进入联赛时支付的250万席位费以外,剩下近90%的费用,暴雪都还没收取。
当暴雪开启了“宽限”之后,许多俱乐部因为本身的盈利能力问题,资金不流畅,也导致席位费一拖再拖,许多战队都在寻求低成本的运营方式,这在不会降级的联盟制赛事当中也是一种生存方法。但也有一些战队,已经在考虑出售席位,例如美国的体育巨头、由克伦克所拥有的KSG集团,就在今年突然裁撤了所有的电竞项目,包括OWL的洛杉矶角斗士队。一个固定席位的联赛中金主集体考虑撤出,说明这个联盟已经很难给他们带来收益,反而在不断地损耗他们的资金。
昙花一现的OWLOWL与CDL走到今天的地步,背后是暴雪在电竞运营一路上不断“踩坑”。
作为一家历史相当久的游戏大厂,暴雪一开始对于游戏的思维是非常传统的。即便《星际争霸》与《魔兽争霸》在玩家中积累了很高的人气,玩家之间的线上对战也已经成为常态,然而电竞比赛的概念还丝毫不在暴雪的计划当中。这也最终导致了后来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主办方,韩国的Kespa公司与暴雪在电竞方面的纠纷。随后的《星际争霸2》,暴雪不再让Kespa插手,但自己运营的电竞比赛也并没有取得更进一步的效应。
而当OWL在2018年开启时,他们看起来似乎已经吸取教训,采取更有利于商业开发的联盟制赛事,吸引有实力的资方组建战队参赛,提出战队与城市绑定,打造联赛的主客场计划。从商业层面来说,这些构想的初衷并没有太大问题。守望先锋在全世界足够庞大的销量使得联赛能够拥有可观的观众,而席位制和打造线下主场的计划,其目的也是打造一个稳定的联赛环境,以及为各支战队带来稳定的收入。
在一开始,OWL取得了不错的开局,北美传统体育的玩家纷纷投入到这个价格高昂的联盟当中,不少战队的母公司旗下还拥有着NFL等北美体育联盟的球队,他们的入局以及进一步的投资提升了OWL的整体价值,也让品牌开始将目光放到这个新生的电竞赛事当中。丰田、可口可乐等国际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