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优衣库"濒临退市:靠擦边韩流走红,如今却被时代抛弃
时间:2023-06-16 10:55:04来自:其他媒体字号:T  T

眼看它起高楼,眼看它楼塌了。

继拉夏贝尔之后,又一快时尚服装品牌即将退出A股舞台。5月29日晚间,休闲服饰品牌“潮流前线”母公司搜于特发公告称,公司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在停牌之前,搜于特已经连续15个跌停,股价只有0.42元/股,总市值仅12.82亿元。过去有多风光,如今就有多落魄,巅峰时期的“潮流前线”,因为踩准“韩流”风口而受到年轻人的疯狂追捧,不仅被誉为“中国版优衣库”,其创始人更是一跃成为东莞首富,炙手可热。

然而,随着韩流文化的逐渐没落,搜于特的业绩也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深陷巨额债务泥淖。2020年至2022年,搜于特营业收入分别为86.27亿元、51.76亿元、14.38亿元,分别同比下滑33.37%、39.9%、72.22%;净利分别亏损17.71亿元、34.10亿元、19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70亿元。

图/搜于特2022年年报目前,“潮流前线”天猫旗舰店的所有商品均已下架,而在此之前,店铺内上架了约64件商品,没有一件有销量。这幅门可罗雀的景象,放在过去简直不能想象。

时移世易,沧海桑田。曾经叱咤风云,一度超过李宁、七匹狼、森马等同行的的搜于特,却没能将优势保持下去,精心构筑的庞大服装帝国,还是走向了土崩瓦解的结局。

靠“韩流”异军突起,搜于特迎来高光时刻所有的创业故事,开头都是hard模式。

2005年,摸爬于广东老家普宁和广州白马服装批发市场做布料生意的马鸿,萌生出了向服饰零售领域探索的念头。多年的服装档口经验,给予了马鸿跃跃欲试的底气,“搜于特”就此成立。

说起来,马鸿入场的时机并不讨巧。当时的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已经形成了百舸争流的格局,包括美特斯邦威、真维斯、森马在内的品牌相继横空出世,在市场上争抢“山头”。

硬碰硬必然行不通,差异化路线才有可能突围,马鸿想到了借势“韩流”的策略。恰逢千禧年后,《浪漫满屋》《我的女孩》等韩剧热播,韩流文化正盛,成为那个时代的“流量密码”。

马鸿瞄准机会,创立了零售品牌“潮流前线”,并重金请来宋慧乔、陈慧琳、谢霆锋等一众明星代言,将潮流前线打造成了国内第一个“韩流品牌”,就连LOGO都改成了韩语,全身心地Allin韩流。

同时,为了远离一二线城市大品牌的围剿,马鸿喊出了“品牌下乡”的口号,选择专攻三四线下沉市场。在无数小镇青年眼里,当年的“潮流前线”拥有足够的时尚度,深谙消费者心理的搜于特,每年设计新款超过5000个,彻底打响了三四线市场的知名度。

值得一提的是,搜于特在运营模式上也十分超前,摒弃“先建厂、后建店、再创品牌”的传统模式,改将生产线全部外包,从而集中财力、物力和资源投入到品牌推广、研发设计和营销渠道建设等环节。

这种轻资产模式,和日本优衣库的运作模式相仿——先从前端设计与后端零售渠道切入,以剥离生产的方式,构建把握微笑曲线两端的护城河。看起来冒险,实际却抓住了服装行业的精髓,轻装上阵的搜于特,拳脚施展起来更加游刃有余。

事实证明,搜于特的“押宝”赌对了。凭借明星效应及加码设计的豪赌,“潮流前线”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于全国30多个省市开了2000多家专卖店,风头强劲。

2010年,搜于特的年营收达到6.3亿元,顺利登陆深交所,成为东莞首家上市服装企业;2012年,搜于特的销售收入超过16亿元,创始人马鸿首次登上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跃升为当时的东莞首富。

为了继续扩张自己的服装帝国,马鸿又先后收购了“ELLE”、“纤麦”、“熙世界”、“云思木想”、“茵曼”在内的服装品牌,还推出了帕讯、芒斯特、米蜜儿、佩寇妮等10个潮流子品牌。

除此之外,搜于特还收购了一些非服装行业的资产。比如入股灵寿在线教育培训平台北京中研瀚海、入股中国最大跨境电商平台之一的广州市拉拉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为日后的大展宏图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此时春风得意的搜于特并没有注意到,一场始料未及的行业地震正在悄然来临。

转型供应链埋祸根,潮流前线沦为弃子2014年,服装行业迎来寒冬期。

在电商和人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下,整个中国服装行业哀鸿遍野,大量中小服饰纺织企业关门倒闭,就连头部品牌波司登、朗姿等也纷纷撤店收缩。

在这场风暴里,潮流前线也未能独善其身。愈发内耗的大背景下,搜于特不再坚持服装道路,改为大力发展供应链业务,甚至把口号从“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青春休闲服品牌企业”,变成了“成为中国具有领先优势的时尚生活产业综合服务提供商”。

转型后的三年时间里,搜于特一口气开出了12家供应链管理企业,“跨行牛犊不怕虎”的搜于特,很快东山再起。2016年~2017年,搜于特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3.24亿元、183.49亿元,同比增长218.93%、190.14%,净利润分别为3.62亿元、6.13亿元,同比增长86.48%、69.43%.

到2018年,搜于特的业绩达到顶峰,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4.09亿元,其中供应链管理业务实现业务收入154.09亿元,占全年公司营业总收入的83.20%。凭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