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通通讯社6日专讯》A股市场已有两家上市房企被终止上市,继蓝光发展(沪:600466)之后,嘉凯城(深:000918)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人民币.下同)面值,深交所昨日(5日)向公司发出拟终止其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嘉凯城将被直接摘牌,不会进入退市整理期。
嘉凯城最初是由浙江省国资委控股的国有房企,该公司于2016年获恒大地产斥资入主,不过出现了同业竞争问题,嘉凯城在恒大地产的经营下迈向「去地产化」,大量出售子公司,两年后主力发展电影院线业务,但房地产发展仍然是嘉凯城的主要业务。最终,恒大系于2021年将嘉凯城控股权转让给华健控股,华健控股实控人王忠明是恒大主席许家印的老朋友,曾投资过恒大旗下不少业务,包括恒大汽车(00708)、房车宝和恒大冰泉等。
在恒大的一番操作之后,嘉凯城财务表现变得十分糟糕,公司已经连续三年亏损,尽管公司在长三角地区仍有存量住宅及商业项目,但其截至去年底净资产为负的1.1亿元人民币,显然资不抵债。
面临退市命运的房企陆续有来,债务违约缠身的豪宅开发商泰禾集团(深:000732)已连续第20日收盘价低于面值,处于停牌状态,等待深交所作出退市决定,至于阳光城(深:000671)及粤泰股份(沪:600393)亦将在未来数日内达到跌破面值退市的条件。
*官媒评论房企退市现象*
对于房企退市潮,《证券日报》发表报道,此番退市风波背后,由于整体市场复苏缓慢、债务违约增加、部分房企出现大额亏损等内外部因素,导致投资者对公司信心受挫、资本市场对部分出险房企安全性产生担忧,使股价承压。但这并不是意味著整体房地产行业没有投资价值,恰恰相反,行业中优秀企业的市值表现仍值得关注和期待。
报道指,上市房企退市短期将降低房地产行业甚至上下游相关行业关注度、影响投融资活力以及融资渠道的畅通,但在全面注册制下,资本市场有进有出是市场化、常态化表现,呼吁市场应理性看待出险房企退市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