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非净利连亏11年,标准股份的盈利困局
时间:2023-04-20 14:44:10来自:每日经济新闻字号:T  T

近十年,基本一年盈利,一年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屡屡踩在“披星戴帽”的边缘点上。

而扣非净利润更是连续11年亏损,主业盈利能力存疑,更是引发监管询问。

2020年,在经营乏力的单一缝制机械业务之外,加入盈利较强的供应链业务,但供应链业务存在逾期应收账款风险,拖累公司净利润,尚未达到盈利预期。

多次酒企借壳传闻风起,成为公司在资本市场存在感最高的时刻,不过屡次辟谣公告发布后,亦一度影响公司股价剧烈变动。

标准股份,这家老牌制造业国企,也是陕股中的长期“低价股”阵营,始终难逃盈利困局。

扣非净利连续亏损11年

标准股份是西安最早的一批工业制造企业,也是老牌陕股了,1999年组建,2000年11月在上交所发行股份上市。

公告显示,公司核心业务是缝制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行业地位是中国缝制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在最初上市的十年间,标准股份业绩稳步上升,200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首次破亿,并保持此高盈利水平到2007年。

彼时作为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缝纫机生产基地,可以说,标准股份的日子是“阔”过的,但时移势迁,随着行业下行需求萎缩,曾经的辉煌也就成了过眼云烟。

回顾标准股份近10年来的业绩状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公司主业经营及财务表现得很难谈得上出色,始终在连续亏损的边缘挣扎。

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标准股份的净利润分别为-5240.78万元,1142万元,-9778万元,4734万元,5895万元,-625.7万元,2837万元,-1.646亿元,1.414亿元,-9468万元。

分析上述数据,有意思的是,除过2015年、2016年归属净利润连续两年为正数外,标准股份的归属净利润基本一年为正、一年为负,这样的利润表现周期使公司从未连续两年处于亏损的状态,可以说是屡屡踩在“披星戴帽”的边缘点上。

这仅是归属净利润,如果看扣非净利润的财务指标,从2012年开始至2021年,标准股份的扣非净利润则是连续10年为负,主营业务经营持续乏力。

因为主营业务持续亏损,去年标准股份还曾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结合缝制机械行业竞争格局、同行业可比公司业绩等情况,分析公司主业盈利能力持续较弱的原因,说明持续经营能力是否存在不确定性。

对此,公司标准股份则解释主营业务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系母公司持续亏损所致,母公司亏损主要是因资产减值损失过大和毛利率较低所致。

而根据4月19日标准股份最新的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1亿元,同比下降37.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1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1.19亿元,基本每股亏损0.33元。

这意味着,公司连续11年扣非净利润亏损,主营业绩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主营业务来看,报告显示,缝制机械制造类业务实现收入5.33亿元,同比减少19.55%,公司解释称主要受行业经济下行影响。

供应链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17亿元,同比减少49.31%,主要是因为公司对供应链业务采取业务梳理和防范风险的策略,2022年下半年开始审慎开展业务,导致供应链业务收入大幅下降。

供应链业务存逾期应收风险

记者注意到,2020年以前,标准股份的主营业务集中在缝纫机械上,仅为缝制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营业务单一,且随着行业下行需求萎缩,缝制机械近年的糟糕表现直接影响公司业绩状况。

2020年2月,标准股份出资3500万元,陕鼓集团出资1000万元,控股股东西安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出资500万元,共同成立了标准供应链,其中,标准股份持有70%股份。

同年9月,西安市国资委以无偿划转的方式将西安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标准集团100%股权无偿划转至陕鼓集团,无偿划转完成后,陕鼓集团间接持有标准股份42.77%的股份,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均保持不变,仍为标准集团。

从这一年开始,随着陕鼓集团进入,批发零售(供应链业务)成为标准股份的另一主营业务。标准供应链的主要业务具体为:非金属矿及制品批发;金属材料批发;煤炭及制品(不含仓储及现场交易)的批发、零售;供应链管理服务等。

加入供应链业务后,近年其营收规模逐渐超过缝制机械业务,成为标准股份的营收大头,与此同时,标准股份业绩迅速回暖。

2020年,标准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2.56亿元,同比增长131.84%,其中,公司标准供应链实现营业收入5.58亿元,占公司2020年度营业收入的44.45%;传统缝制机械业务实现收入5.17亿元,同比下降3.52%。不仅如此,这一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1.41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然而,供应链业务带来收益增加的同时,也暗含了逾期应收账款风险。

2021年,标准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6.84亿元,同比增长34.07%,其中,供应链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21亿元,占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的60.63%,首次超过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由盈转亏,而主要因公司供应链业务部分逾期应收账款计提大额信用减值损失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