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集体向电动化高歌猛进的时代洪流中,丰田这家世界上销量最大的汽车集团,在电动化征程上显得过于低调,甚至稍显滞后。
“这张照片是我最初的一辆爱车,我从小就非常喜欢汽车。”4月7日下午,任职一周后,丰田汽车新任社长佐藤恒治发表了首次公开演讲,并公开了一张自己小时候坐在玩具车里的照片,“常年在丰田负责造车业务,我体会到了造车的乐趣,并且想把这份乐趣传达给更多的同伴,我想和伙伴们一起让客户展露笑颜。所以,我想成为一名‘继续坚持造车的社长’。”
在这场以“继承与进化”为主题的“新体制方针说明会”上,丰田宣布,到2026年之前推出10款纯电动汽车,并成立新的部门,专注纯电动车型的研发和生产,目标是到2026年全球年销量达到150万辆。在中国市场,丰田将在2024年投放2款在中国本土开发的纯电动汽车。
不过着力发展纯电动并不意味着丰田放弃了多元化路径。佐藤恒治表示,混合动力汽车仍将是公司产品的一个重要支柱,丰田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推广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新能源车型。
处在集体向电动化高歌猛进的时代洪流中,相比特斯拉的销量和估值频创新高,比亚迪快速抢占市场,科技巨头加速转向汽车行业,BBA剑指电动化彰显转型的决心,丰田这家世界上销量最大的汽车集团,在电动化征程上显得过于低调,甚至稍显滞后。
所有人都在期待传统车企大象转身爆发的巨大威力,但屡见报端的“丰田章男炮轰电动车”的表述似乎指责着这家身居高位者的背道而驰——“丰田章男:电动车既不环保也不省钱”“丰田章男怒怼电动车盲目发展:电动车越多,二氧化碳越严重”……流量标题下,丰田章男几乎成为汽车圈的“顽固分子”。
丰田章男急流勇退,肩负着带领丰田汽车跟上转型浪潮重任的佐藤恒治以及新的管理团队,能否力挽狂澜?如何提升丰田在新能源版图中的参与感?这艘巨轮又将驶向何方?
2026年前推出10款纯电汽车汽车业正在经历向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剧烈转型。反应有些缓慢的丰田此前也曾公布电动化战略(即到2030年前将推出30款纯电动汽车,全球电动车销量达350万辆)以及e-TNGA平台,丰田章男也曾携15款全新电动车亮相,但当下丰田的纯电车型在市场上的存在感并不强烈——2022年丰田汽车共销售1048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仅有2.4万辆。值得注意的是,在电动化发展如火如荼的中国市场,丰田汽车2022年销量十年来首次出现同比微降。
不过2023年开年以来,丰田章男宣布引退、丰田汽车发布新的组织架构,以及一系列的人事变动让外界认为丰田汽车正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汽车行业的现状是生死攸关的局面,竞争非常激烈。”佐藤恒治表示,“我们希望跳出框架,跳出我们现有的概念。”
针对2030战略,发布会上佐藤恒治提出了中期目标——到2026年之前推出10款纯电动汽车,并成立新的部门,专注纯电动车型的研发和生产,目标是到2026年全球年销量达到150万辆,这一数字相当于2022年丰田纯电动汽车销量的60倍。
“对于BEV我们一直在做紧锣密鼓的准备,按照预定计划推进的,并非突然加速。”丰田汽车首席财务官宫崎洋一表示,电池供应是阻碍提前披露2026年150万辆目标的主要因素。“对于150万辆的目标,如果没有电池就不能制造BEV,所以最大的问题就是电池部分。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削减成本?如何建造一个最佳的制造电池的工厂?我们都在按照计划有序推进。”
21世纪经济报道从接近丰田的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丰田将成立的BEV专任小组保守估计规模达千人,将进行资源的整合、研发等,负责人将是一位在中国工作过、和中国有渊源的工程师,负责从开发和生产到业务的一切。
“我们将以务实的方式追求电气化,将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匹配相应的产品。”丰田汽车公司副社长兼首席技术官中岛裕树透露了近期的产品规划——在中国,2024年丰田将推出两款全新bZ车型以满足当地需求,两款概念车型将于即将举办的上海车展发布;在美国,2025年有三款SUV将开始生产;在亚洲和其他新兴市场,丰田计划从2023年底开始在当地生产电动皮卡和小型电动汽车。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第一波电动汽车攻势之后,2026年丰田将推出下一代纯电动汽车。据了解,下一代纯电动车型将更加有效地使用电池,续航里程提高至现有车型的两倍,并搭载与WovenByToyota联合开发的操作系统。
“就丰田而言,2026年的目标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跳跃。”东京SBI证券公司高级汽车分析师远藤浩二表示,“但你需要与其他制造商进行比较。2026年可能有不少公司的电动车销量都超过150万辆,他们真的能够与那些领跑者竞争吗?这就是问题所在。”
尽管与过去的丰田相比,新的管理团队似乎更加重视电动汽车,不过纯电动汽车仍然不是丰田的唯一选项。佐藤恒治表示,丰田将考虑每个地区的能源和基础设施状况,提供不同的汽车动力选择,除了纯电动车之外,丰田仍将提供更能实现盈利的混合动力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中岛裕树称,从第一代普锐斯开始,丰田已累计销售2250万台混合动力车。若换算BEV,大约相当于750万台BEV的碳减排效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