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光大银行业绩发布会:行长王志恒称四方面努力 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时间:2023-03-28 09:11:32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展望2023年,确实依然面临着比较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是我想我们管理层还是有信心,一方面这个信心来源于整体中国经济恢复的预期和本身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另外我们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3月27日,光大银行行长王志恒在该行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这也是王志恒首次出席光大银行业绩发布会。

王志恒还透露,按照集团的要求,光大银行今年上半年将进一步编制光大银行2023-2025战略规划。光大银行将坚持“打造一流财富管理银行”战略愿景,同时不断细化实现这一愿景的内涵和路径。

在当日举行的发布会上,王志恒携光大银行副行长曲亮、齐晔、杨兵兵,董事会秘书张旭阳回答了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内的媒体、分析师和投资者关心的10个问题。

张旭阳表示,可以用“信心”两个字作为这次光大银行业绩发布会的主题词,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对行业发展的信心、对光大银行的信心。“2023年光大银行将坚持稳健经营,加快转型创新,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回报。”

日前,光大银行发布2022年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达63005亿元,较年初增加3984亿元,增长6.8%;其中贷款总额35723亿元,较年初增加2650亿元,增长8.0%,在资产中占比达56.7%,较年初提升0.7个百分点。负债总额57905亿元,较年初增加3728亿元,增长6.9%;其中存款余额39172亿元,较年初增加2414亿元,增长6.6%。

业绩方面,2022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16.3亿元,同比下降0.73%;净利润450.4亿元,同比增长3.21%。其中,利息净收入1136.55亿元,同比增长1.34%;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67.44亿元,同比下降2.09%;绿色中间业务收入114.11亿元,同比增长4.97%,营收结构有所改善。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2年末,光大银行不良贷款率1.25%,与年初持平;关注贷款率1.84%,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1.96%,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7.93%,较年初上升0.91个百分点。

四方面努力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2022年,受经济形势和市场因素影响,大部分银行营业收入增速下滑,部分还出现了负增长。对于光大银行2022年营业收入负增长,王志恒表示,这也是该行管理层和管理团队持续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从外部看,王志恒强调,光大银行营业收入增速与行业整体保持一致,一方面是一些非经常性的收入因素导致去年营收负增长,如果不算这些因素,营收是微正,数据显示,剔除非经常性收入影响,该行营收同比增长0.6%;另一方面,受市场形势、利率下行以及四季度债市波动叠加,银行业普遍营收增速下滑,“所以总体趋势应该也是一致的”。

从内部看,王志恒认为,光大银行业务模式持续转型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的、更高的要求。往前几年看,该行业务更多的是高成本、高收益、高成长模式,负债端融资成本相对比较高,资产端收益水平也比较高,该模式有其合理性,“随着近几年的变化,我们持续调整和压降负债端成本,但是近几年,我们持续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减费让利,资产端收入下降得比较快,这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大的趋势,也需要我们加快转型适应这样的趋势”。

对于2023年,王志恒表示,将从四方面努力来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向市场要效益。希望能够抓住今年宏观形势好转的实际增加收益,一方面加大信贷投入,并且靠前投放来以量补价;另一方面,不断通过客户基础的扩大来实现更多的客户服务、更多的业务机会和更多的收入,包括对公和零售客户。

“随着今年经济形势的好转,资本市场应该会逐渐回暖,在这个过程中绿色中收的机会也是存在的,另外我们也希望金融市场业务能在今年整个的变动中去抢抓一些机会,通过这些来向市场寻求更多的效益。”王志恒表示。

二是向管理要效益。一是管控财务成本,包括资金成本、负债成本、运营成本、资本成本,这些都还有改善的空间,希望用最小的财务成本促进业务的发展,特别是存款成本的控制;二是强化重点地区的支持作用,重点区域分行贡献在光大体系超过了70%,会进一步系统分析其贡献和同业差距,找准发力方向,进一步加强资源配置和政策倾斜力度,推动这些区域能够加快发展,同时强化业务协同;三是通过开展广泛深入调查研究,解决基层痛点难点问题,提升全行的经营效率。

三是向改革要效益。王志恒介绍称,今年光大银行将择机推动一系列的改革,通过改革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比如正在推动的总行公司金融和战略客户的架构转型,希望通过改革能进一步提升总行总对总营销和服务客户的能力,带动全行业务发展,“总的来讲,希望通过改革能够激发全行的活力,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

四是向风险要效益。一方面要管控住新发生的不良,通过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特别加强过程管理,能够及时退出一些潜在的问题客户,减少新不良的发生;另一方面继续加大存量不良资产清收,向不良资产要效益。

金融科技投入四大成效财报显示,2022年光大银行持续推进业务与科技深度融合,深化“一个智慧大脑、两大技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