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深化金融科技赋能 跑出数字金融"加速度"
时间:2023-01-31 13:00:10来自:金融界字号:T  T

1月3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跑出数字金融‘加速度’”为主题,在京举行金融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介绍该行发展数字金融的战略部署与创新实践。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副行长曲家文、总工程师徐朝辉、首席信息官牛新庄等相关负责人出席。

积极践行科技兴行战略

加速推进数字生态银行建设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发展数字金融有助于推动金融服务重塑升级和企业转型发展,也能进一步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邮储银行积极践行科技兴行战略,不断加大金融科技创新投入,坚持将每年营业收入的3%投入到信息科技领域,全力推动金融科技赋能,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全行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科技动能。

刘建军在发布致辞中表示,邮储银行的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比喻为以加速度奔跑奋进的前行者,战略部署、科技引领、数据驱动是提供动力的三大核心“器官”:战略“入脑”,指挥发展脚步;科技“强心”,引领服务创新;数据“造血”,释放金融活力。最终驱动金融服务升级,以人为本,普惠城乡。

具体而言,在战略“入脑”方面,邮储银行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全行转型发展的重点战略举措,规划了“123456”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布局。刘建军介绍,“1”是坚持数字生态银行转型“一条主线”;“2”是并行推进“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和“传统银行智能化重塑”两大轨道;“3”是实施个人金融、公司金融、资金资管三大板块数字化改造;“4”是打造产品创新、风险防控、数据赋能和科技引领四大数字化能力;“5”是重点突破生态、渠道、产品、运营和管理五大领域;“6”是强化顶层设计、协同机制、敏捷组织、专家队伍、资源保障和考核激励六大支撑。

在科技“强心”方面,邮储银行以“十四五”IT规划为引领,深入推进智慧、平台、体验、生态和数字化的“加速度”(SPEED)科技战略实施,坚定不移地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信息化建设道路,以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公司业务核心系统、信用卡核心系统、手机银行4个新一代系统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数字生态银行建设。

在数据“造血”方面,邮储银行以新一轮数据五年规划为基础,持续强化数据能力建设,让数据资产“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邮储银行完成了全行系统数据的整合,并融合了税务、工商等外部数据,完善金融十大主题数据模型,建成客户、风险等六数据集市,累计上线18类1600余个零售客户标签,实现客户精准画像。上线手机银行千人千面等200多项数据服务,支撑客户分析、风险监控等9大场景,实现全流程端到端的应用。截至目前,全行部署分析模型和策略规则8000多个,极大提升了客户识别、集约运营、风险防控等领域的效能。

坚持走自主可控之路

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圆满收官

核心系统是银行IT系统建设的重中之重,是一家银行的大脑和心脏,也是一家银行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邮储银行积极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全力建设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历时3年,于近期完成了超6.5亿个人客户无感迁移,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项目圆满收官。

该系统是大型银行中率先同时采用企业级业务建模和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基于全栈式安全可控软、硬件打造的全新一代核心系统,是中国银行业金融科技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实践。

发布会上,牛新庄介绍,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主要具有六大创新点,即“流程再造、化繁为简”“业技融合、敏捷创新”“夯实平台、引领创新”“智能运维、全景掌控”“自上而下、安全可控”“在线迁移、无感切换”。

具体来说,“流程再造、化繁为简”,采用企业级业务建模方法重构业务产品,重塑业务流程;“业技融合、敏捷创新”,加快对市场和客户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及服务的响应速度;“夯实平台、引领创新”,形成持续可扩展、技术自主可控的企业级分布式技术研发运行能力;“智能运维、全景掌控”,适配分布式核心系统的运维模式,提供全景可视、量化管控、智能驱动的运维能力;“自上而下、安全可控”,通过国产硬件与软件、开源与定制开发的有机结合,构筑金融核心级的全栈式自主可控能力;“在线迁移、无感切换”,实现新、旧核心系统不停机完成超6.5亿客户迁移,开创核心系统切换上线新模式。

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全面赋能邮储银行业务发展。据介绍,该系统主要具有三个显著价值:一是产品灵活装配,快速响应市场。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打造了一套完善的市场化、差异化、可视化、可扩展、灵活配置的产品装配和定价管理体系,可快速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

二是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办理效率。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可以按照客户维度提供全景视图和全过程管理,并通过交易整合、流程优化等多种方式提高使用感受,使交易流程更简、业务办理更省、查询时限更长、交互过程更顺、服务范围更广、线上线下更搭。

三是统一数据标准,夯实风险防控。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建设过程中,统一400余条交易摘要、2000余条报错提示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