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基金行业机构践行《证券期货业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共促基金行业数字化转型,按照中国证监会总体工作部署,于2022年11月开展“证券期货业数字化转型主题宣传月”活动。通过开展“证券期货业数字化转型主题宣传月”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展现数字化转型成果案例,激发金融科技创新活力,营造金融科技长效发展新生态。该篇为“证券期货业数字化转型主题宣传月”系列宣传之十一。
基金投资智能化投资管理运作平台助力基金投顾高质量发展
——易方达基金
2019年10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基金投资顾问业务正式起航。试点落地三年以来,基金投顾业务持续推进与探索,在行业固有内在特征和信息时代外部因素的共同驱动下,金融科技的应用不断深入,基金投顾的新业态正在形成。
一、基金投顾业务面临的挑战
基金投顾不同于传统的基于卖方代理的基金销售模式,它接受客户账户的全权委托,提供投资组合配置、投资交易发起以及再平衡调仓等账户服务,并以顾问服务的方式对客户进行投资行为指导,实现投资者、投资顾问、基金管理人的多方共赢。随着业务的持续推进,诸多挑战摆在基金投顾机构面前。
一是拓展基金研究边界、丰富基金研究工具的难题。截至2022年8月,国内已发行10000余只公募基金,其基金类型、投资范围、投资理念、投资方法各异,单靠人力进行尽调访谈和研究分析,所覆盖的基金产品有限,跟踪研究的持续性难以保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基金研究数据源,各种重要素材散落在互联网各处,且以非结构化数据为主,缺乏统一治理,给基金产品的定量研究带来阻碍。
二是基金投资约束多变、投顾运作情况复杂的难题。基金产品出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境外交易市场休市等原因,经常会出现调整申赎状态、限制申赎金额等情况,有时还会对调整所适用的客户类型、份额类型、销售渠道等因素实施差异化政策。这对于包含该类基金的投顾策略而言会有很大影响,如果不及时调整,后续客户很有可能会出现申购失败、组合偏移等问题,极大影响投资体验。同时,合作渠道类型的多样化也在增大基金投顾业务连续服务的难度。由于各合作渠道的代销产品不同、交易限制条件各异,标准化的投资策略难以快速在所有渠道上批量复制,投资经理需要结合渠道和客户约束制定差异化的投资方案,与此同时也增加了投资运作的复杂性。
三是大规模场景下提供连续、针对性服务的难题。买方投顾的价值在于与投资者的深度沟通和长期同行,面对不同类型、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投资需求的客户,在投资环节与顾问环节提供连续、有针对性的账户服务,此前在国内尚无先例。在实际操作层面,由于策略的转入时点不同、转入金额不同、成分基金暂停申赎等原因,投顾账户呈现的组合形态可能不同,如何从客户利益出发,给予持续性的账户管理,也是基金投顾领域所面临的一项特殊挑战。
在人工智能、数据、高性能计算等新兴技术与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方兴未艾。基金投顾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亟待充分挖掘前沿技术的力量攻克业务难题,进行创新性的业务探索。这不仅符合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要求,也是业务自我革新、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探索智能化解决方案,研发集“研究、投资、运作”为一体的投顾业务管理平台
易方达基金自成立之初就开始探索金融科技在投顾业务中的应用。伴随着业务发展,逐步探索出一套面向基金投顾业务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并自主研发了基金投顾智能化投资管理运作平台。该平台立足于面向全市场选基、覆盖全类型销售渠道、服务全类型客户的业务模式,综合运用多项人工智能技术,以系统化的方式将智能模型和专家经验深度融合,重塑研究端、投资端与运作端的业务流程,有效推动了投顾服务的增量扩面、提质增效。
该平台自下而上地将底层的多源异构数据、中间层的智能核心算法、前端的业务应用场景整合打通。基础数据层形成了统一规范的投顾数据治理体系,给上层应用提供可靠、稳定的数据服务;算法模型层涵盖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机器学习、运筹优化、蒙特卡洛模拟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对外提供智能模型服务;系统业务层则从基金研究、策略生产、投资运作的视角分别构建了三大业务工作台,结合具体业务实践衍生出13个功能子模块,通过对底层的数据、模型、算法的封装整合,最终以web服务的形式赋能业务,形成了保障基金投顾投资、管理、运作高效运行的业务闭环。
同时,平台以持续集成、高效运维为目标,搭建基于容器技术的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架构。一方面实现了DevOps开发运维一体化的模式转变,从技术架构与研发机制上有效促进了业务需求的快速迭代与开发环节的合规可控;另一方面,在数据存储和处理方面具备强大的可扩展能力,通过合理的资源规划与编排算法保证计算节点的高可用性,使得大规模容器集群管理便捷。
(一)助力基金研究
在基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