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EDA龙头补短板 砸下千万美元谋并购
时间:2022-10-21 09:45:24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持续完善能力工具包,吸引生态链共同进步。

国内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公司正加速通过内外延整合方式强化竞争力护城河。

10月18日,国内头部EDA公司华大九天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深圳华大九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深圳九天”)以1000万美元现金收购芯达芯片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芯达科技”)100%股权,并签署了相关收购协议。投资完成后其将成为深圳九天的全资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公司指出,本次对外投资不构成关联交易,亦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就在今年9月,另一国内EDA公司芯华章也宣布对瞬曜电子进行核心技术整合,未披露具体涉及金额。据此,瞬曜电子创始人傅勇加盟芯华章,出任首席技术官一职。

作为能够撬动半导体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国内EDA行业起步较早,但发力偏晚。目前国内已有一定体量的EDA公司蓬勃发展,但尚未出现能够同时覆盖数字芯片和模拟芯片全流程的EDA公司,参考全球三大海外EDA巨头的发展历史,收并购正是催动其不断扩展竞争能力的手段之一。因此反观国内,这一趋势也将成为一种必然。眼下,似乎行业间已经在积极驱动变化。

国内EDA展开整合EDA被称为“芯片之母”,是芯片行业一种重要的工业软件,在半导体制造、设计、封测等产业环节的仿真、验证等流程中都有着关键作用。

目前全球EDA的格局主要以Synopsys(新思)、Cadence(楷登)、SiemensEDA(西门子旗下公司Mentor)三者占据超70%的市场份额,可谓有一定垄断特征。因此国内在该领域的发力尤为重要。

从业务覆盖类型看,EDA主要分为数字芯片和模拟芯片两部分:模拟芯片的EDA从流程和复杂性来说都相对简单,数字芯片则相对复杂;从应用环节看,设计类EDA面向的市场规模会高于制造类EDA。

云岫资本李俊超博士此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由于数字芯片设计的前端和后端相对独立,国内EDA公司在拓展能力边界过程中,率先实现数字芯片前端流程覆盖,或后端流程全覆盖,会是更适宜的发展路线。“尽量全流程能力都覆盖,才容易在客户端占有一席之地。”

在模拟芯片全流程覆盖方面,华大九天已经实现。2022上半年财报显示,华大九天凭借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数字电路设计EDA工具、平板显示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和晶圆制造EDA工具等领域的优势,不断获得市场突破。2020年公司占领我国EDA市场约6%市场份额,居本土EDA企业首位。

此次收购,是华大九天在数字芯片能力方面的补短板动作。

公告中指出,被收购方芯达科技从事存储器/IP特征化提取工具的开发,该工具是数字设计和晶圆制造领域的关键环节工具之一。不过在2020年和2021年度,该公司均尚未实现盈利。

华大九天认为,芯达科技的技术在业界具有领先优势,与公司现有产品具有互补性和协同效应,可以提升公司特征化提取工具研发团队的技术水平。本次投资将有助于公司不断丰富EDA工具、补齐数字设计和晶圆制造EDA工具短板,符合发展战略。

9月份芯华章的收购动作有类似目的。芯华章指出,此番技术整合将超大规模软件仿真技术融入芯华章智V验证平台,以增强其丰富的系统级验证产品组合,巩固芯华章敏捷验证方案。同时,傅勇的加盟将带领强强联手的研发团队研发出更多具有竞争优势的数字验证EDA产品。

启信宝数据显示,此前瞬曜电子经历过三轮融资,天使轮的投资方有北京未来启创基金管理、上海鼎婵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天使+轮数千万人民币融资的投资方有钟鼎资本、浩珩创新;2022年6月,还有一笔来自张江浩珩的股权投资。

综合来看,一系列动作都显示出,在有较高护城河的数字芯片EDA工具领域,国内相关公司在不断通过内外生共同发力的方式,完善自身能力边界。

加速发力全流程工具头豹研究院TMT行业高级分析师王品臻此前告诉记者,EDA厂商竞争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三点:底层技术积累,算法实现能力,产品的完备性。在他看来,相比海外头部厂商,国内EDA公司目前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工艺方面,这与晶圆代工巨头长期与海外头部公司深度合作有关。

因此目前,国内EDA发展的关键,少不了持续完善产品矩阵,由此吸引产业链厂商更深度参与合作进程。

在财报中,华大九天指出,实现设计全流程工具覆盖,对EDA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EDA主流工具种类繁多,任何一个关键环节的缺失,都将制约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对于用户而言,相比组合使用多家EDA厂商的点工具,采用同平台的全流程产品能够实现更好的数据兼容性、精度一致性,并且能够显著降低使用成本、提升使用效率;设计全流程工具可以促进国内生态链的建设和技术进步,有利于促进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自主生态链的建设,基于公司的全流程EDA工具系统,可以针对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提供全系统定制化服务,促进集成电路产业的技术进步。

对于发展路线,国内三家上市EDA公司还不尽相同,但都在积极寻求更完备的能力,力争向平台化发展。

概伦电子在招股书中有过分析,“全球范围内EDA公司存在两种不同的发展特点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