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0月17日讯深圳飞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飞骧科技”)日前科创板IPO获受理。
招股书显示,作为一家射频前端芯片提供商,飞骧科技报告期内已进入三星、荣耀等多家知名消费电子品牌以及华勤技术、闻泰科技等ODM厂商供应链体系。在豪华客户加持下,过去三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180.95%。
不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飞骧科技采用了低价策略,致使主要营收来源之一的4GPA及模组,毛利率下降显著(2019年到2022年一季度分别为16.20%、1.80%、-7.15%和0.36%),并且公司深陷巨额亏损与经营性现金流量持续恶化的漩涡。
飞骧科技此次在科创板上市,拟募资15亿元,并尝试对4GPhaseII系列产品进行技术升级,在成本端增强盈利能力。但消费电子行业整体迎来下行周期已成共识,市场需求不足,企业自身市场竞争与产能消化能力存疑,此时飞骧科技选择上市扩产、补充资金是否正当其时,还有待在后续的问询回复以及业务开展中给出更加肯定的回答。
利润与现金流持续恶化核心产品毛利率低行
飞骧科技主营业务为射频前端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5G模组、4GPA及模组、2G-3GPA及模组、射频开关类及泛链接类,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机无线宽带路由器等网络通信市场。
招股书显示,飞骧科技产品已应用于A公司、荣耀、三星、联想(摩托罗拉)、传音、Realme等品牌,并进入华勤技术、闻泰科技、天珑移动、龙旗科技、中诺通讯等ODM厂商供应链体系。
报告期内,飞骧科技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高达180.95%。2019年至2022年1-3月,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1.16亿元、3.65亿元、9.16亿元和2.50亿元
不过在净利润方面,同期分别亏损1.20亿元、1.75亿元、3.41亿元和1.20亿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飞骧科技未分配利润金额为-4.14亿元。
不仅如此,飞骧科技各期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247.98万元、-2.85亿元、-6.51亿元以及-7606.93万元。
拥有知名消费电子大厂客户,营收逐年高增但却深陷净利亏损和现金流恶化境地,《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其原因与飞骧科技核心业务之一的4GPA及模组,报告期内在国内选择以低价竞争方式获取客户,同时在印度等海外市场销售不佳有关。
2019年到2022年一季度,飞骧科技4GPA及模组毛利率分别为16.20%、1.80%、-7.15%和0.36%。
其中4GPhaseI系列毛利率并不低,2019年至2022年一季度分别为37.85%、35.13%、27.61%、41.74%。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该系列产品主要销售予伟创力,应用于印度手机市场,主要用于RelianceJio手机。
不过自2019年以来,4GPhaseI系列产品销售占比持续快速下降,公司4G产品结构逐步以4GPhaseII系列产品为主。
而4GPhaseII系列产品主要市场为国内,报告期内毛利率为个位数,甚至为负。公司方面对此解释称,为应对市场竞争,抓住主要终端客户开放供应链认证的窗口期,优先进行主要终端客户导入,因此在积极导入终端客户并提高在终端客户同类产品份额的过程中,结合市场竞争情况调整售价。不过价格调整幅度整体超过成本下降幅度,致使毛利率下降至低位。
募投项目拟“通过工艺优化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射频行业主要由Skyworks、Qorvo、博通、高通等传统海外龙头主导,国内亦有卓胜微、唯捷创芯等在收入端形成一定规模。其中卓胜微、唯捷创芯两家公司2021年全年营收分别为46.34亿元、35.09亿元,高于飞骧科技的9.16亿元,并且前二者在研发人员或研发投入规模上均高于飞骧科技。
从飞骧科技递交招股材料后的市场声音来看,身处射频前端芯片领域激烈的竞争之中,如何弥补巨额亏损成为外界对公司的最大关切。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对4GPhaseII系列产品进行技术升级,在成本端增强盈利能力,是飞骧科技核心战略之一。
飞骧科技此次在科创板上市,拟募资15亿元,用于射频前端器件及模组的升级与产业化项目、全集成射频前端模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建设,并将投入6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在射频前端器件及模组的升级与产业化项目介绍中,飞骧科技提到,除了将把握5G产业机遇,同时还将基于新的工艺架构开展4GPhaseII高性价比方案研发,以满足部分下游终端厂商在4G到5G过渡阶段对4G射频前端产品的需求,并通过工艺优化降低生产成本。
有产业人士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凭借工艺提升性价比,多为射频厂商在低端产品方面提升竞争力的主要举措,高端产品则更多依靠工艺提高更新迭代速度和产品性能。
据了解,飞骧科技上述战略在此前已有一定的技术经验积累。通过工艺和材料创新持续研发低成本的PA芯片产品,公司已用2G/3GCMOSPA产品替代2G/3GGaAsPA产品,并实现了量产销售,毛利率略有改善;低成本的4GCMOSPA产品也已开始出货。
不过,通过技术升级,在成本端增强盈利能力的空间究竟有多大,将决定上述战略的前景。《科创板日报》记者就此问题尝试通过邮件、电话等形式与飞骧科技方面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