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尾!紫光集团股权交割完毕,李滨上任董事长,工业富联斥资98亿参与
时间:2022-07-12 08:20:56来自:证券时报·e公司字号:T  T

历时1年余,紫光集团重组步入收尾阶段。

7月11日,紫光集团及下属公司发布公告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重整计划》的约定,紫光集团完成了公司股权及新任董事、监事、总经理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两家原股东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及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部退出,战略投资人“智路建广联合体”设立的控股平台北京智广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广芯控股”)承接紫光集团的100%股权。

战投方向记者表示,紫光集团股权顺利完成交割,标志着司法重整执行阶段的工作全面进入收官环节,紫光集团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各地国资积极参与紫光集团重整出资,其中,广东国资尤为积极,重庆国资再续前缘;另外,另外,“跨界追芯”的工业富联更是斥资98亿元参与出资认缴。

重组步入收官债权人资金13日将到账

回顾来看,2020年11月,紫光集团爆发严重债务危机;2021年7月16日,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紫光集团重组案,随后裁定对紫光集团以及七家子公司进行实施合并重整;经过激烈角逐,去年10月18日确定了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牵头方组成的“智路建广联合体”中选紫光集团重整战略投资人,随后公布了600亿元重组方案,并以紫光集团下属三家上市公司市值230亿元的流通股票按市价抵债,最后安排剩余部分留债延期清偿,实现95%-100%的清偿率。

据记者从战投方获悉,紫光集团债权清偿工作高效推进,1月28日,在前期已确定595家120万元以下一次性全额受偿的小额债权人之外,对其余460余家普通债权人偿债方案的选择给予确认;3月31日,战略投资人拟投入重整用于清偿债务的600亿元现金到位;4月8日,向留债债权人发送《留债清偿方案确认书》;4月15日,根据重整计划规定,按时向前述留债债权人足额支付了第一期留债利息;6月30日,一次性完成了抵债股票向债权人的分配工作。

最新的股权交割顺利完成,标志着重整计划规定的相关行政审批事项全部按时完成,是执行阶段至关重要的一环。

7月11日紫光集团管理人与智路建广联合体举行了交接会,将紫光集团的章证照及经营管理事务进行全面移交。战投前期已将资金足额打入管理人清偿账户,紫光集团也向全体债权人发出邮件通知,告知债权人7月12日将一次性足额支付剩余的现金清偿款项,相应资金会于7月13日前陆续到达债权人账户。

按照司法重整执行的相关规定,后续,管理人还将尽快完成未受领偿债资源的提存,对暂缓确认债权、未申报债权的后续审查、清偿工作作出妥善安排,并向人民法院提出终结重整程序的申请报告。该报告经法院裁定批准后,紫光集团重整执行工作将如期圆满完成。

大股东变更地方国资积极参与

作为重组计划的一部分,紫光集团大股东清华控股从清华大学“毕业”:清华大学将所持清华控股全部股权无偿划转至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月28日,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

随着紫光集团重组交割步入收尾,紫光系旗下主要上市公司7月11日也同步发布了实控人和股权变更提醒。据披露,智广芯变更为上市公司间接控股股东,上市实际控制人由教育部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同时,因重整计划的执行,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即原清华控股)原间接持有紫光股份30%的持股比例,变更为2.03%;持有紫光国微、学大教育各26%的股份均全部退出。

从持股结构来看,智广芯是包括国有资本在内的市场化、多元化持股平台,其中,国有出资人涵盖广东国资、湖北国资、河北国资等多家主体。其中,定位发展集成电路第三季度的广东尤为积极。

第二大股东晟粤(广州)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微弱差距持股占比20.04%,认缴注资110亿元。穿透后显示,广州国资通过广州科创产业投资基金、广州国资产业发展并购基金等直接间接认缴出资约35亿元;另外,第五大股东珠海智广华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认缴出资50亿元,穿透后,华发集团、格力集团等也参与认缴出资。

“故人”也再度现身。早在2018年8月,清华控股就有意转让紫光集团部分股权,但一路以来紫光集团引战一波三折。2020年6月,清华控股和健坤集团双方拟同意紫光集团增资扩股,引入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指定的两江产业集团或其关联方,约定清华控股、健坤集团、两江产业集团或其关联方三方各持有紫光集团三分之一股权,但该事项最终并未落地。

本次参与出资的股东中,重庆两江建广广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出资39亿元,其中,重庆紫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占比74.6269%,穿透后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资认缴30亿元。

除了国资股东外,在第二大股东晟粤(广州)产业投资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中,“跨界追芯”的工业互联通过兴微(广州)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认缴出资98亿元。日前,工业富联CEO郑弘孟在“2022中国·南沙国际集成电路产业论坛”上表示,工业富联积极布局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寻求第二增长极;已携手智路资本收购了四间封测厂,成为工业富联布局广东硬科技半导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