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松机器人成立半导体公司 抢占发展窗口期
时间:2022-07-04 10:47:28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新松机器人的成立被业界视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化的起点。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显示,北京新松半导体有限公司已于近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徐方,经营范围包括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及安装、维修,智能物料搬运装备销售等。股东及出资信息显示,该公司由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机器人”,300024.SZ)全资控股。

新松机器人成立于2000年4月30日,脱胎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沈自所”),它的成立被业界视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化的起点。2009年10月,新松机器人以“机器人”为股票简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机器人第一股”。

《中国经营报》记者综合公开信息获悉,作为新设立子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徐方,出生于1962年,曾在大连理工大学任教,后于1995年进入中科院沈自所,是新松机器人的创始成员之一,先后担任过公司研究开发部部长、中央研究院院长、技术总监等职务。自2018年起,徐方出任新松机器人副总裁兼半导体装备BG(事业部)总裁。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新松机器人的“半导体装备BG”由此前的“洁净机器人事业部”升级而来,于2018年规划设立,主要面向以芯片制造、面板制造为代表的泛半导体领域提供设备与自动化解决方案。此次设立北京新松半导体有限公司,或许是新松机器人在半导体装备领域的又一次加码。

针对北京新松半导体有限公司设立的原因和发展规划,以及由此产生的团队组织架构变化等细节,本报记者联系新松机器人董秘等相关负责人希望做进一步采访,但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复。

财务现状:亏损持续、毛利偏低

记者查阅新松机器人近几年的财务报告注意到,自2019年起,新松机器人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持续下滑,到2020年净亏损3.96亿元,而2021年全年净亏损5.62亿元。到2022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5836万元,相比上年同期亏损扩大近140%。

新松机器人在2021年财报公告中表示,报告期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项目研发成本超支,客户设计需求变动导致成本超支,项目拖期导致成本超支,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采购成本增加,为争取战略客户合作机会等原因导致毛利率下降。2021年度公司因首次开发应用类订单研发投入、客户设计需求变动、项目拖期、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导致出现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在回复深圳证券交易所问询函的公告中,新松机器人详细列出了2021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38个项目。综合来看,一部分是因为项目周期长,发生了不可预见的成本投入;一部分因客户的需求变更造成成本超支,与此同时,许多项目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供应链材料采购成本上涨等较大影响。

从毛利率指标来看,新松机器人在2018年到2021年这4年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1.47%、27.92%、19.24%和7.57%,不难看出,毛利率呈逐年下滑趋势。相比之下,新松机器人所对标的安川电机、发那科等工业机器人企业近五个财年内的销售毛利率水平大致维持在30%以上。

财报数据显示,新松机器人的资产负债率近5年持续走高。2021年,该公司资产负债率增长到61.48%。值得注意的是,新松机器人在持有货币资金的情况下仍存在较高有息负债。该公司方面解释称,主要是为了满足未来经营、还贷安全储备资金以及项目前期垫付资金需求。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中国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2021年我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超过26.13万台,同比增速超过53%,全球销量占比超过50%。另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2021年全年实现工业机器人产量36.60万台,同比增长44.9%。

受益于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势头强劲、前景广阔。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转型升级浪潮中,如何扭转亏损局面、谋求新的增长已成为摆在新松机器人面前的重要考题。截止到6月23日收盘,该公司股票报收9.80元/股,总市值为151.92亿元。

谋求增长:加码半导体装备业务

毋庸置疑,新松机器人发展20多年里取得了众多突破性的研发和产业化成果,其中不乏突破国际垄断的创新成果,已成长为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重要企业。在2021年财报公告中,新松机器人方面表示,把握国家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发展的战略机遇,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做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装备业务,做大半导体装备业务与工业软件业务。

其中,在新松机器人方面看来,“半导体装备是具备较大发展潜力的业务板块”,已立项数个相关项目,“打造半导体装备新兴业务增长点”。

从2021年财报来看,新松机器人公司的主营产品包括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装配与检测生产线及系统集成、物流与仓储自动化成套装备、交通自动化系统、半导体装备等五大类。前三大板块在总营收中的贡献占比分别为38%、30%、22%;而交通自动化系统、半导体装备的收入大约各占5%。去年,半导体装备业务的营收为1.64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84%,这一增长速度在五大类产品营收中位居第二位。

CHIP全球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主任罗国昭向记者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