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中房退市,下一个轮到谁?
时间:2022-05-20 15:25:06来自:乐居财经字号:T  T

文/乐居财经李奕和

业务长期停滞,重大资产重组未能成功,净利润连续负值,中房股份最终走到了退市摘牌的路口。

5月17日,*ST中房(600890.SH)公告,其收到《关于中房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上交所决定终止该公司股票上市。

2022年5月25日起,中房股份将进入退市整理期,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2年6月15日。从去年4月被披星戴帽,到最终退市,中房股份走过了仅一年时间。

事实上,自2020年底沪深交易所发布退市新规以来,A股市场风险企业、空壳公司、僵尸企业的出清有所加快,市场生态持续改善。

当天,除了*ST中房,*ST罗顿、*ST中天、*ST明科、*ST游久、*ST昌鱼等5家企业也同时做出公告,被上交所强制退市。在A股市场,这并不多见。

而在房地产行业,随着“三道红线”等政策出台,行业监管愈加趋严,外叠加疫情影响,房企成为交易所实施风险警示的重灾区。除了中房股份,目前A股市场还有银亿股份、云南城投、绿景控股、泰禾等多家房企,挣扎在退市的边缘。

中房股份的资本末路

根据*ST中房最新公告,2021年,其经审计的营业收入269.29万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30.83万元,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045.70万元。净利润连续亏损。

早在2021年4月6日开始,该公司就已因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人民币1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当年,中房股份录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5084.53万,同比大降278.49%。

据此,根据上市相关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ST中房股票上市。一个事实是,即便地产行业下行,风险不断,但中房股份走到这一步,其自身要负起最大责任。毕竟,在过去的近十数年间,该公司地产业务基本停滞是不争的事实。

中房股份原名为长春长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最早以长春汽油机总厂(后改制为长铃公司有限公司)部分资产发起设立,并于1996年3月挂牌上交所。上市至今已有26年。

2003年8月,长铃公司将其持有该公司51.78%的股权分别转让给中国房地产开发公司公司(以下简称“中房公司”)29.78%,转让给上海唯亚实业投资有限公司22%。2013年5月,中房公司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将中房股份18.96%转给嘉益(天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后者通过多次增持,将持股提升至19.47%。嘉益投资的第一大股东地位也一直持续至今。

也许受累于大股东的更换,从过往的业绩看,中房股份的经营并不十分稳定。该公司最好的业绩是在2004年,营业收入达9.29亿元,但近些年来营收已少有过亿的成绩。而财报披露的数据则显示,该公司,实际自2008年开始,房地产开发业务便处于停滞状态,此后也再无新增房地产开发业务。

根据2021年年报,该公司虽仍称主营业务为房地产开发、房屋销售及物业经营管理,但开发销售已从其业绩贡献名单中彻底消失。期内269.29万元的营收中,主要来自物业管理和房屋出租。

近年来,由于无土地储备,无在建项目、开发资金紧张,存量投资性房产持续减少等原因,中房股份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期内,该公司也并无新增土地储备和新开工项目。

房地产开发主业停滞不前,中房股份曾试图通过推进重大资产重组,以求实现公司转型,化解公司经营风险。2016年3月,其拟以持有的新疆中房置业100%股权作为置出资产,与忠旺精制持有的辽宁忠旺集团100%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

但持续了三年后,该重组方案在2019年8月终止。

中房股份并不死心。2020年3月,其再次宣告拟通过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忠旺精制、国家军民融合基金持有的辽宁忠旺集团100%股权。这笔资产置换,价格甚至高达305亿元。只不过,该重组最终也在2021年8月被宣布终止。

业务停滞,资产重组也屡屡告败,等待中房股份的就只剩下退市这一条路了。

同样的风险,不同的结局

2020年12月,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退市新规。这个被称为A股市场“史上最严”的退市新规,对上市企业退市标准和程序有更严格的要求。

如在财务类指标中,企业退市标准由“连续三年或四年亏损等”,改为“连续两年净利亏损(扣非前后)且营收低于一亿”,且1年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即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新规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的环节,连续2年触及财务类退市标准直接予以终止上市。近段时间以来,政策层对常态化退市监管还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2021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要求推进退市制度改革,强化退市监管,严格执行强制退市制度,研究完善已退市公司的监管和风险处置制度,健全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机制。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还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资本市场诚信建设。严格执行强制退市制度,建立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机制。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打造诚实守信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系列新规和政策的出台,加速了风险企业、空壳公司、僵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