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液晶面板企业,在全球化产业链上战"疫"
时间:2022-04-24 13:09:14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上海和苏州的疫情封控,正对长三角的相关产业链产生持续影响。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东岸方洲路上的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工作,隶属于A股上市公司TCL科技(000100.SZ)。

苏州华星光电总经理鞠霞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公司目前仍然保持满产满销的状态,但已多次接近停产边缘。封控对于企业的主要影响,一是不少员工被封控在社区里无法复工,一是物流受到极大影响,原材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比起人员的影响,解决物流问题是目前最迫切的需求。”

液晶面板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高端电视以及各种电子互动装置的重要器件。TCL华星是中国主要的液晶面板生产企业之一,主要客户包括韩国三星、小米、华为等全球消费电子产品巨头。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的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约占全球TFT-LCD产能的50%以上。其中的领军企业,便是TCL华星和京东方(000725.SZ)。这样的格局意味着,中国液晶面板产业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影响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反过来,这样一条全球化的产业链,也会不可避免受到各种“黑天鹅”事件的影响,比如疫情,比如乌克兰危机。

“疫情的影响,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乌克兰危机的影响,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上,这样的影响不但存在,而且还非常大。”鞠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据报道,韩国三星、LG等整机品牌已经下修本年度俄罗斯及欧洲的消费电子产品销售目标。

原材料运输时间从2小时延长至20小时以上

疫情封控对制造企业的直接影响,是非战斗性减员——正常情况下,包括8.5代面板厂和模组工厂在内,苏州华星有4000多名工作及管理人员。但目前,工厂正面临10%以上的人员缺口。“缺的这10%当中,很大一部分是被封控在社区里,无法复工的工作人员。而另外一部分,则是无法招聘导致的。按照原定计划,我们会在春节之后启动招聘工作,但在疫情之下,这些工作都停止了。”鞠霞说。

比起人员缺编的影响,物流问题更让鞠霞操碎了心。“物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原材料的供应难度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产品的交货周期大为延长。”他说,自己现在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找车送货、找车运货。

原材料供应方面,液晶面板产业的上游材料,主要包括玻璃基板、彩膜、偏振片、背光源、液晶、驱动IC以及一些化学气体。这些上游材料厂家,有些就在苏州华星光电的周边,还比较容易解决运输问题。一旦稍微远一点,难度系数几乎是以几何级别增长。

华星光电有一家化学气体供应商,在无锡市。在上海分区封控之后,苏州、南京、无锡等长三角城市,也接连加强了对物流的防控。以前,去无锡运输一次配套材料,一般两三个小时就能解决,但现在至少需要20个小时。“会有各种突发状况,比如我们的车子到了高速公路口,发现上匝道关闭了。还有的时候,我们的车子到了目的地城市,结果下匝道封了,不让进去。不管怎么说,20多个小时的时长如果可控,我们也可以早点安排人手,提前做好准备。最糟糕的情况,是不知道要等多少时间,因为各地的政策都在不停变化,这为原材料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运输成本已经是原来的四五倍,有的甚至更高。”鞠霞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4月10日,各省(区、市)高速公路共关闭收费站678个,关停服务区364个,两者均超过收费站和服务区总数的5%。

与此同时,全国高速公路流量同比2021年大幅下降,长三角区域的高速公路流量下降更为明显。数据显示,4月18日,长三角一市三省的高速公路车辆总流量247.76万辆,同比2021年下降64.99%。其中货车总流量134.01万辆,同比2021年下降20.85%。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苏州华星成立了“应急保障小组”,管理人员地铺驻守公司,随时收集各方面信息,全力保障物流通畅、稳定生产。同时,他们还加大了原材料的库存量,以备不时之需。鞠霞说:“我们以前都是及时化生产(justintime),几乎没有什么库存。但现在不行了,我们的原材料库存已经从4小时扩充到40小时,正准备进一步扩充至可保障7天正常生产的库存。”

不过,并非所有原材料都可以提前储存,“比如气体化学品,都有有效期,而且有效期很短,是没法大量储存的,只能及时运输、及时供应。”在液晶面板生产线上,气体化学品具备一定的有效期,需要定时补充,没有的话就必须停产。“最难的一次,是清明节期间。按照规定,国定假日期间,运输气体化学品的车辆是不能上高速公路的。这个规定,往年没有一点问题,因为国定假日期间,高速车流量大,需要保障安全。可今年高速公路上没有什么车流,气体化学品车辆仍然不能上高速,更要命的是国道也都封了。万般无奈,我们只能调集三四辆车子,赌运气,同时反复与政府协调沟通,看哪一辆能把气体化学品给运回来。”鞠霞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大幅增加的原材料库存,势必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但在眼下,鞠霞已经顾不得那么多,因为一旦停产,工厂的损失会更大。“我们有一些从国外进口的设备以及配件,物流信息显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