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诺诚健华举办了2022投资者研发日活动。以“科学驱动创新”为主题,诺诚健华管理层团队和业内专家分享了公司在血液瘤、实体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研发和临床进展以及创新亮点,并和众多投资者和分析师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目前,诺诚健华科创板IPO已通过上市委审议,即将进入注册阶段。随着A股IPO进程加快,公司即将开启A+H新时代,此次研发日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诺诚健华是专注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创新药公司,2020年3月率先在港股上市。公司主要产品之一奥布替尼(宜诺凯)已于2020年12月获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9款产品处于I/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6款产品处于临床前阶段。在研发日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栗占国教授和上海市东方医院郭晔教授分别介绍了奥布替尼一线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MCD亚型、奥布替尼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以及ICP-192治疗胆管癌和头颈癌领域的临床研究进展。
赵维莅教授指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临床和生物学行为上具有高度异质性,如何在分子层面识别异质性已经成为指导DLBCL精准治疗的方向,治疗理念也不断演进。瑞金医院与诺诚健华合作积极推动基于分子分型的R-CHOP+奥布替尼治疗DLBCL的研究,初步结果展示了令人鼓舞的疗效以及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并已被2022年ASCO接收。同时,双方继续合作启动了R-CHOP+奥布替尼治疗DLBCLMCD亚型患者的BELIEVE-01确证性研究,该研究结果将有望为这一类型患者提供新的潜在治疗选择。
栗占国教授认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治疗上存在巨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目前还没有获批的口服创新药,30%到50%的SLE患者对治疗没有反应。奥布替尼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II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口服奥布替尼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在所有接受治疗可评估的患者中观察到明显的疗效呈剂量依赖性。考虑到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创新性,奥布替尼有望开发成为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在治疗药。
“Gunagratinib(ICP-192)为高选择性、不可逆/共价的FGFR抑制剂,可以靶向FGF/FGFR基因异常的多种肿瘤。虽然免疫治疗已经成为治疗复发转移头颈部鳞癌的主流,但只有少部分患者能够获得长期生存,急需更多有效的药物;FGF/FGFR通路在多种肿瘤中存在上调,FGFR的突变/融合已被认为是驱动性基因改变,而FGF的扩增在鳞癌中更为常见,也有可能成为重要的biomarker。中国胆管癌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位,五年生存率不足10%,存在巨大的未满足治疗需求。Gunagratinib治疗胆管癌显示初步疗效,总缓解率(ORR)为62.5%,疾病控制率(DCR)为100%。”郭晔教授看好该品种的市场应用前景。
诺诚健华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崔霁松博士携公司高管与投资者和分析师进行了深入沟通。崔霁松表示:“经过六年多的发展,诺诚健华已经建立了卓越的管理团队,构建了一体化的药物创新平台,在血液瘤、实体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打造了丰富且强大的产品管线。我们也将继续加强对外合作,致力于解决全球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诺诚健华医学研究副总裁周伟博士指出,诺诚健华正积极在全球推进奥布替尼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试验,比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II期研究取得积极结果。公司还有两款产品ICP-332和ICP-488进入临床阶段,诺诚健华致力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未被满足的巨大临床需求提供口服创新药。在实体瘤领域,FGFR抑制剂Gunagratinib(ICP-192)和泛TRK抑制剂ICP-723将为公司建立坚实的实体瘤管线基础,公司也将进一步增强在实体瘤领域的管线实力,不断推进临床开发,为实体瘤患者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