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是青龙管业(002457.SZ)生存的根本,是青龙管业对客户的第一承诺。
经过近五十年的持续积累,青龙管业已发展成为国内产品品种最全、经营规模最大的供排水管道生产企业之一,并具备了水利行业工程勘察、设计、咨询、水利工程总承包和水利工程监理等多项专业服务能力,形成了独特的竞争力。
3月30日,青龙管业披露了2021年年度报告。年报显示,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4.35亿元,同比增长18.14%;实现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下降14.59%;扣非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6.83%;基本每股收益0.43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1.80元(含税),预计本次利润分配6002.76万元。
据悉,公司主要从事各类主流供排水管道产品、综合管廊、节水灌溉产品、燃气管道、新型节能供热管道及上述产品配套管件的研发、生产、销售;提供智能节水、高效节水整体解决方案;承接与上述产品相关的水利、市政、节水灌溉等工程的施工业务。并通过控股子公司宁夏水利设计院为客户提供水利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勘察、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水利建设工程总承包,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等专业技术服务。
对青龙管业来说,2021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新冠疫情的反复和大宗材料的涨价给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干扰和不确定性,同时,随着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节水行动、“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十四五”水利科技创新规划、“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以及“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实施,国家水网骨干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等重大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大力推进,涉水领域建设投资将继续保持高位,今后较长时期内管道行业市场需求仍将稳步增长,今后公司所处管道行业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处于景气周期,给公司业绩的增长带来了机遇。公司在2021年加强了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并实行了外部行业专家聘用机制,坚持通过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来推动行业的发展,确保公司长期处于领先定位。
其研发优势突出,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目前不仅拥有宁夏“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设立了“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工结构博士工作站”;发起并成立了“中国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质量创新联盟”,为中国大口径主流管材(PCCP)建立了技术平台;聘请了“管道混凝土”和“管道结构”等首席专家。还聚集了30余名高级研究人员(其中2名博士)和60余名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才,自主研发能力明显加强,在大口径混凝土管道研制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全年研发费用7873.7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3.68%。
从产销层面看,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公司生产主要原材料聚乙烯、聚氯乙烯、预应力钢丝、冷板、热板、水泥平均采购价格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7.48%、42.57%、41%、42%、42%、37%。
在原材料涨价不利因素的影响下,青龙管业紧抓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生产过程自动化建设工作,积极开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利用工作;精心组织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持续加强降本增效工作。另外,报告期内新冠疫情的反复,人流物流受限,给公司的生产和营销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部分工程的招投标活动推迟,给公司的经营活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面对疫情,公司响应各级政府的防疫要求,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及时给疫情灾区及公司所在地相关部门捐款、捐物;公司董事会、经营管理层带领全体员工积极应对,众志成城、群策群力、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努力降低新冠疫情对公司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此外,公司2021年管道业务新签合同金额达17.81亿元,其中混凝土管道10.06亿元、塑料管材5.66亿元、复合钢管2.09亿元;上一年度结转合同金额17.07亿元,其中混凝土管道15.43亿元、塑料管材1.64亿元;合同发货金额22.60亿元,其中混凝土管道14.56亿元、塑料管材5.31亿元,复合钢管2.73亿元;结转至以后报告期执行的合同金额为12.28亿元,其中混凝土管道9.3亿元、塑料管材1.88亿元、复合钢管1.10亿元。
青龙管业表示,下一步,公司将持续做精、做强、做大现有业务,延伸产业链、拓展服务面;全力推进工程总承包业务,努力打造、提升施工平台公司;以宁夏水利设计院为平台,努力打造面向全国的设计集团;实施技术进步计划,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应用,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速度;全力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建设,大力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借助外部专家和机构力量,持续创新经营机制、强化人力资源激励工作,激发各业务单元和全体员工的内生动力,提升能力、激发活力;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水平、持续推进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管理工作,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巩固并继续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努力实现公司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