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孚股份(603938.SH)3月9日晚间披露2021年度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886.7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8.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565.5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4.7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01.5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5.06%;每股收益1.72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44.00%。
业绩变动,三孚股份表示,2021年公司主要产品三氯氢硅、高纯四氯化硅、氢氧化钾、硫酸钾销售价格较2020年均有所上涨。其中,三氯氢硅受下游市场需求增长驱动,价格同比有较大幅度提高;同时,公司高纯四氯化硅二期项目(2万吨/年)于2021年7月投产,高纯四氯化硅产品产销量同比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且2021年下半年高纯四氯化硅产品价格同比涨势明显。2021年,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同时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整体运营能力,积极推进新项目的实施,使得公司综合竞争实力有一定的提升。
主营产品盈利能力跨越式提升
天眼查信息显示,三孚股份前身为成立于2006年10月的唐山三孚硅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布局及发展,公司现形成了以硅系列产品为主链,钾系列产品辅助支撑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中,硅系列产品主要涵盖三氯氢硅、四氯化硅、高纯四氯化硅、气相二氧化硅、电子级二氯二氢硅、电子级三氯氢硅、硅烷偶联剂;钾系列产品主要涵盖氢氧化钾、硫酸钾产品。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对光伏产业上下游各环节需求有了较大程度的拉升。2021年以来,多晶硅行业景气度上升,行业产能利用率提高,多家多晶硅生产企业规划新建、扩产项目,从而对三氯氢硅、工业硅等产品的需求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受上游金属硅粉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三氯氢硅产品在2021年价格波动较大。
为此,公司抓准市场机遇,产、供、销、运各个环节科学决策,使得三氯氢硅产品销售节奏把控较好,产品盈利水平较2020年有大幅提高。2021年公司三氯氢硅产品平均不含税出厂价格8,905.04元,毛利率为43.69%,较2020年提高31.88%。
公司年报透露,2022年,其多晶硅部分新建产能即将投产,从开车投料及日常生产消耗两方面对三氯氢硅产品需求预计将有所增加。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光伏市场行情较好,市场上普通四氯化硅产品的供应相对减少且价格有所上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高纯四氯化硅产品原材料紧缺。同时,随着国内外对光纤光缆需求增加,对高纯四氯化硅产品需求增加,从而促使高纯四氯化硅产品价格在2021年下半年呈上涨趋势。公司高纯四氯化硅产品原材料由内部供应,原材料质量及供应量稳定,且无运输成本,使得公司高纯四氯化硅产品较同行具有一定优势,2021年,高纯四氯化硅产品经营情况良好,平均不含税出厂价格10,244.88元,毛利率为41.62%,较2020年提高17.30%。
新建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
2021年,三孚股份各新建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具体来看:
公司电子气体项目自2017年启动,三年磨一剑,终于在2020年11月一次性开车成功,进入试生产状态。至2021年10月底,该项目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进入正式生产阶段。在试生产的11个月中,通过不断摸索调试各项工艺指标,两种电子级产品在下游客户测试中均取得了良好的质量表现。
需要提及的是,2021年项目组成员着重对产品质量满足高端客户要求、产品质量稳定性、安全运行、节能降耗等几个方面做了大量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使得试生产过程中安全运行无事故、工艺控制日趋稳定。截至2022年3月9日,公司电子级三氯氢硅产品已实现向下游硅外延行业、碳化硅行业规模化供应,电子级二氯二氢硅产品已完成与下游客户的数据比对工作,即将开展产品上线导入测试工作。
此外,三孚股份硅烷偶联剂项目一、二期项目在2021年同步向前推进,一期“年产15000吨硅烷偶联剂中间体项目”建设工作主要集中在设备设施的安装收尾,试生产前的准备及开车。至2021年10月一期项目正式投料试车,截至本报告披露日,一期项目所有可外售产品均已获得下游客户的认可并形成部分销售。至2021年底,二期项目“年产73000吨硅烷偶联剂系列产品项目”现场基建工程、设备设施安装等工作已基本完成,项目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生产操作人员均已到位。项目将于2022年进入正式生产。
强化核心产品链条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
全景网了解到,公司多年来坚持产业链条的延伸与拓宽,将以硅基产品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完善、强化。通过延伸产业链上下游产品、设计改造工艺流程,使各个生产系统之间协调联动、相互支撑,原材料和能源在企业内部实现高效利用。
三氯氢硅为三孚股份的核心产品,其本身作为公司电子级二氯二氢硅、电子级三氯氢硅、硅烷偶联剂中间体产品的原材料,同时其生产系统产出的普通四氯化硅作为高纯四氯化硅生产所需原材料,余能余热回收副产蒸汽供应生产系统循环利用;副产品氢气作为氢氧化钾生产所需能源。
高纯四氯化硅产品提纯后的尾料四氯化硅用于生产气相二氧化硅。氢氧化钾和硫酸钾生产系统的副产品氯化氢,均作为三氯氢硅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