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财经讯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最早本周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拟议的首次公开募股可能筹集高达15亿美元,有望成为今年迄今香港最大规模的IPO。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中创新航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位居全国第三,全球第七,同比增长超155%。市占率分别达5.8%、2.7%,国内仅次于宁德时代与比亚迪。
因此,作为唯一一家暂未上市的全球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中创新航此次赴港上市是其实现全球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经之路。去年11月,为上市铺路,中航锂电更名为中创新航,完成股份制改造。
资料显示,目前中创新航第一大股东为常州金沙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约为21%,常州金沙隶属于常州市金坛政府;成飞集成作为中创新航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约为12.6%。在中创新航提交境外上市申请资料后,成飞集成2021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以涨停收。
历经数轮融资,公司目前估值近500亿元,超过80%的A股上市公司。成飞集成、金圆集团、金坛投资、国投创合、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基石资本、红杉中国、广汽资本、国联证券等均为其投资者。最近一次融资发生在2021年9月,募资规模为120亿元。新进驻武汉、成都等政府国有投资公司、国家制造业转型基金等国有资本。
已获资本青睐的中创新航,有何特别之处?
据悉,公司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电池以及相关集成产品和锂电池材料的研制、生产、销售和市场应用开发,在全国设有七大产业基地。同时,作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其成立了专业的独立研发机构——中创新航研究院。
特别是2021年以来,中创新航不断加快扩产步伐,先后在常州、成都、厦门、武汉、合肥投建电池生产项目,2022年规划产能达200GWh。据规划,到2025年该公司电池产能将超过500GWh,到2030年产能将达1TWh(即1000GWh)。
资本加持、产业加速,可谁能想到三年前中创新航还深陷困境,亏损高达7亿元。2018年7月,现任董事长刘静瑜临危受命,开始中创新航的逆袭之路。
“刘静瑜执掌中创新航后,开始大力调整公司业务发展方向,从过去商用车配套为主转向乘用车配套为主,并将产能重点放在三元电池上。乘用车市场的开拓,对提升中创新航的装机量起到关键作用。”业内人士说。
从2018年8月开始,随着中创新航将三元锂电池产品推向市场,该公司相继成为东风、长安、广汽等车企主力车型的电池供应商,并在2019年取代成为广汽乘用车动力电池的最大供应商。2020年全年,中创新航已将合作领域扩大到长安新能源五款车型和广汽新能源四款车型,全年订单稳定。
刘静瑜表示,新能源市场真的非常大,行业的发展需要大家目标高度一致,拥有大的格局,先成就他人再成就自我,先成就客户再成就自我,把市场做健康再成就自我。
据其此前透露的发展规划,未来公司将着力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规划形成珠三角、长三角、西南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五大产业基地集群。同时,公司规划建设欧洲、北美研发中心和海外产业基地,形成深圳、上海、常州、成都四大研发中心,持续构建全球研发网。如果此次赴港IPO进展顺利,以上规划将会得到有效推进,中创新航将步入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