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浪潮下,锂电池需求爆发,相关公司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业内心照不宣的事实。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锂电池相关公司在科创板或创业板登陆上市,这一层“发展面纱”更是被掀开地很明显。
近期,专注于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盛锂电”)便通过闯关科创板的方式,被大众进一步认识。
据悉,该公司于2月10日科创板上会,保荐人为华泰联合证券。另据公开消息披露,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将于2月17日下午14时召开2022年第10次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华盛锂电科创板IPO审核。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华盛锂电成立于1997年,主要提供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旗下含有电子化学品及特殊有机硅两大系列产品线,主要产品为以碳酸亚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和双草酸硼酸锂(BOB)为代表的电解液添加剂。在电子化学品领域,其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市场领先的供应商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两轮车、移动基站电源、光伏电站、3C产品等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深耕锂电池电解液领域,华盛锂电与比亚迪也建立了“深厚”的关系。
结合股权结构图来看,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沈锦良、沈鸣合计控制华盛锂电81.31%股份的表决权(包括沈锦良、沈鸣及其一致行动人直接持有的34.00%股份的表决权和金农联相关企业、敦行相关企业委托给沈锦良的合计47.31%股份的表决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此外,比亚迪也是华盛锂电的一大股东,持股为2%。
接下来,不妨透过华盛锂电的招股书进一步分析:在新能源汽车大势所趋的发展浪潮之下,公司的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生意”究竟做的怎么样了?
主要依赖于前五客户,2021年预计营收近10亿
从核心财务数据表现来看,不难发现,受益于锂电池需求爆发的利好,华盛锂电的营收和净利润的确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招股书数据披露,华盛锂电2018年至2020年实现营收分别为3.69亿元、4.23亿元、4.45亿元,逐年攀升;实现净利润分别为6095万元、7608万元、7736.6万元。亦不断提升。对于营收、净利润双升的表现,其指出主要是因为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下游客户需求持续增加所致。
而结合华盛锂电的最新数据来看,其发展速度也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据悉,2021年前9个月其实现营收为6.9亿元,同比增长135.61%;营业利润为3.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营业利润4763万元大幅增长;扣非后净利为2.64亿,亦较上年同期扣非后净利3447.6万元大幅增长。
此外,该公司还预计2021年营收9.3亿至9.9亿,同比上涨109.14%至122.6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37亿元至3.86亿元,同比上升410.02%至484.29%。
(数据来源:华盛锂电招股书)
拆分收入结构来看,华盛锂电的主要收入来源与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具体而言,报告期内,该公司来自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的合计收入占比一直在85%左右。
而这也或促使该公司面临一定的“产品结构相对集中”的风险,其在招股书中指出,公司产品以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为主,导致公司对下游行业需求依赖程度较高,整体抗风险能力不足。此外,公司的新型添加剂及特殊有机硅业务规模相对较小,新型添加剂业务仍处于市场开拓阶段,短期内较难实现业务规模快速增长,较行业领先者尚处于劣势地位。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收入来源也主要依赖公司的前五大客户。据招股书数据披露,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0.57%、78.45%、75.48%和75.72%,公司业绩受下游客户业绩变动的影响较大。公司客户相对集中与下游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竞争格局较为集中的发展现状相一致。
而毛利率表现来看,华盛锂电的毛利率水平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招股书数据显示,报告期各期,华盛锂电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0.25%、40.67%、40.77%和54.30%,整体高于可比公司平均值,2018-2020年度略有波动,2021年1-6月受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提升的影响毛利率有较大上升。
不过,从现金流水平来看,该公司的现金流并不是十分充裕。2018年至2021年前6月,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73亿元、1.05亿元、1.24亿元、0.51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则分别为0.42亿元、0.29亿元、0.51亿元、0.98亿元。而流动资金较为紧张这或许与其过高的应收款项金额不无关系。据悉,该公司在招股书中指出,报告期内,公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账面价值之和分别为1.97亿元、1.98亿元、2.77亿元、3.81亿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62.66%、67.12%、71.79%和69.46%。
对此,华盛锂电还在招股书中提示风险乘,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应收款项的增长将进一步加大公司的营运资金周转压力;同时,如果下游行业或主要客户的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也将加大公司坏账损失的风险。
行业加速发展,竞争压力不容小觑
众所周知,锂电池是20世纪90年代开发成功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