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首个交易日,苹果公司(AAPL.US,以下简称“苹果”)股价创下新高,每股182.86美元,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
1月28日,苹果发布了其截至2021年12月的2022财年第一财季业绩报告。由于业绩同比增长11%,苹果盘后股价大涨超4%。
但另外一边,苹果造车业务的前景仍不明朗。1月23日,据彭博社报道称,苹果又失去了一位汽车高管,这次是苹果汽车团队的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负责人乔·巴斯(JoeBass)。巴斯的新身份为Meta公司的技术项目管理总监。
据不完全统计,2021至今,苹果汽车项目已经流失了至少9名重要成员。
报道称,随着巴斯的离开,一年前的苹果汽车管理团队几乎全部离开。从今年离职的多位高管以及工程师的去向来看,更多投向了其他车企。
高管频繁离职,苹果的汽车业务还能顺利进行吗?
造车计划一波三折
外界一直在等待苹果发布自己的汽车产品AppleCar,蔚来汽车创始人、CEO李斌曾公开直言:“在全球高端汽车领域最终会留下5家车企,其中将包括一些新入局者,比如苹果。”
早在乔布斯时代,苹果就曾考虑开发苹果汽车。到了库克时代,苹果的造车计划始于2014年,被称为ProjectTitan(泰坦计划),打算推出一款与特斯拉对标的的新能源汽车。
但过去7年间,苹果的造车项目进展算不上顺利,经历了战略变化和高管人员流动,甚至一度放弃了造车的计划,转向自动驾驶软件的研发。
由于内部问题,2016年1月,时任苹果汽车项目的负责人SteveZadesky宣布离职。同年7月,从苹果退休的前苹果高管鲍勃·曼斯菲尔德(BobMansfield)重返电动汽车团队。
曼斯菲尔德掌管该项目后,将重点更多地放在自动驾驶汽车的“基础技术”上,而不是实际制造汽车。2020年传出消息称苹果并未放弃造车,还在多方接触合作伙伴。且此前的公开信息显示,苹果正处于为AppleCar采购零部件、与供应商接触和寻找制造合作伙伴的阶段。
2021年9月,苹果汽车项目负责人道格·菲尔德跳槽到福特公司,一直负责苹果健康和AppleWatch研发工作的苹果技术副总裁凯文·林奇(KevinLynch)接替道格·菲尔德(DougField)担任汽车项目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道格·菲尔德是苹果汽车泰坦计划设立以来,已经离职的第四位项目负责人。林奇现在是大约七年来第五位负责该项目的高管。这种流动率在苹果公司也是罕见的。
此次随着高管巴斯的离去,一年前的苹果汽车管理团队几乎全部离开,而彭博社认为,离职率高居不下的原因,是苹果汽车的领导者对团队下达了不切实际的目标。
根据内部爆料,过去几年,苹果的汽车团队一直在探索两条道路:其一是研发一种具有有限自动驾驶能力的车型,专注于转向和加速——类似于特斯拉以及现有的大多数车型;其二是研发一种具有完全自动驾驶能力、不需要人工干预的车型。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林奇更倾向于选择第二种,而在林奇下达指令后,苹果这个项目流失了越来越多的员工。公开信息显示,林奇并没有汽车项目的经验。
苹果的汽车团队探索了多项技术研发,包括静音电动门、无方向盘或油门踏板的汽车内饰、增强现实显示器、雷达传感器和球形车轮。但据媒体报道,苹果没有对于汽车项目的清晰愿景,高管们在汽车项目应该聚焦在自动驾驶还是半自动驾驶等主要问题上也存在分歧,从而导致战略上的延误和内部冲突。
进展
据公开信息显示,自2017年初以来,苹果一直在加州的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其车辆是配备雷达和传感器设备的雷克萨斯SUV。
最新的消息显示,苹果公司正在开发一款无需用户干预即可驾驶的全自动无人驾驶汽车,有传言称苹果希望设计一款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汽车。彭博社指出,苹果目前正在加紧全自动驾驶电动车的研发,目标是在2025年推出。但鉴于该项目的难度,苹果最终可能会推迟该项目或者推出具有有限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
苹果分析师郭明錤认为,推出时间表延长到2028年或更晚,他不会感到惊讶。
据悉,AppleCar中将有一个Apple设计的高性能芯片,它是Apple迄今为止开发的最先进的组件。
由于苹果在汽车制造方面没有经验,因此需要合作伙伴来生产汽车,此前据外媒报道,苹果正在努力争取在汽车行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一些汽车相关的零部件厂商谈合作。目前尚不确定苹果将与谁合作,但苹果已与现代和其他公司进行了接洽。
近日,还有消息显示,苹果公司代表于2021年12月访问韩国,并与当地供应商会面,这是双方第二次交流。据了解,苹果正在寻找具有大规模生产经验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用来为造车提供核心零部件。
此外,有报道称,苹果还与日产就潜在的合作伙伴关系进行了接触,但谈判很短暂,由于对AppleCar细节的分歧,谈判未能达到高管层。两家公司在合作的想法上发生了冲突,日产担心苹果会将其降级为简单的硬件供应商。苹果希望完全控制AppleCar的设计和软件,而日产表示它没有计划改变其制造汽车的方式。日产自那以后证实,它没有与苹果进行谈判。
来自彭博社和EETimes的信息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