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农业银行董事会秘书韩国强: 强化ESG管理 推进气候投融资业务发展
时间:2022-01-26 01:21:14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庄严承诺,气候投融资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20年、2021年相关部委连续两年出台气候投融资相关文件,明确我国气候投融资发展方向和目标,旨在为绿色低碳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文件的出台,显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坚定决心,为企业绿色发展、金融机构开展气候投融资活动指明了前进方向。”近日,中国农业银行董事会秘书韩国强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绿色金融的主要部分,气候投融资业务是商业银行践行ESG理念和加强ESG管理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农业银行自上而下传导ESG理念,搭建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ESG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董事会ESG战略部署和决策引领作用。过去一年,农业银行董事会对气候投融资等一系列ESG问题做出了重要战略决策,包括制定农业银行“十四五”规划,将绿色金融列为全行三大战略之一,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绿色金融发展规划(2021-2025年)》,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绿色金融支持的核心领域。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农业银行绿色贷款接近2万亿元。韩国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其中多数与气候投融资相关,在同业中都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不仅如此,在通过绿色信贷、绿色投行等方式为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农行还积极通过绿色债券、绿色基金、ESG理财产品等多种方式参与绿色投资。

“这些年,农行在发展绿色投融资业务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起来,大致有四方面的内容:坚持治理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坚持风险可控、坚持开放合作。”韩国强介绍。

同时,韩国强表示,由于我国气候投融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就金融机构而言存在气候投融资标准不统一、数据基础薄弱和信息披露标准不完善、激励机制设计有待进一步健全等方面的问题。为此,韩国强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制定气候投融资针对性政策、完善气候投融资项目标准、完善碳交易市场、强化交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气候投融资文件为金融机构指明方向

《21世纪》:2020年10月、2021年12月,相关部委分别出台《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这两份文件出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能够解决我国气候投融资发展的哪些问题,目前还存在哪些难点?

韩国强:《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和《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的相继出台,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气候投融资领域的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明确总体目标和实现路径。

其中,《意见》是我国气候投融资工作的顶层设计,确立了气候投融资的定义、总体目标,并对支持范围、构建标准体系和政策体系、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等方面加以明确。《方案》是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路径,明确了试点目标、重点任务措施以及组织实施路径,总体上看,强化了试点地区的地方主体责任。

相关文件的陆续出台,显示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坚定决心,为企业绿色发展、金融机构开展气候投融资活动指明了前进方向。

但由于气候投融资工作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讲,我认为主要存在三方面困难:

一是气候投融资标准不统一。去年10月,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发布了《气候投融资项目分类指南》(下称《指南》),意味着在国家层面首次对气候投融资项目认定提供了参考依据,但仍存在仅规范定性而缺乏量化标准等问题。另外,气候投融资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南》与绿色金融相关标准基本一致,但更加突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属性,支持范围更加聚焦,且在某些细项上有差别,如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相比,在天然气与核能界定上存在差异,与《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版)》相比,删除了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二是数据基础薄弱和信息披露标准不完善。企业应对气候变化贡献的成效,主要可以从碳排放量、碳强度等相关信息来进行评估,但目前企业气候信息披露的制度约束、碳核算等技术体系、信息共享平台和第三方评估机构等基础设施还不成熟。上述两项困难不利于金融机构选择气候投融资客户和项目进行支持。但相信随着气候投融资试点的开启,相关标准和企业信息披露会进一步完善。

三是激励机制设计有待进一步健全。人民银行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撬动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日前,人民银行向有关金融机构发放的第一批855亿元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中,农业银行获得资金113.68亿元。我们预期,国家和地方政府也会继续加大对气候投融资的扶持力度,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财税政策、差异化监管规定等,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资金供给,提升金融机构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

《21世纪》:随着未来全社会对气候投融资关注和投入的不断加大,你觉得会对相关产业带来什么改变和机会?

韩国强:气候投融资支持范围包括减缓和适应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