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首场发审会将至 威博液压带头闯关 后续百余家拟上市公司蓄势待发
时间:2021-11-23 03:59:22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在威博液压打响北交所“上会”第一枪的同时,还有数十家企业在静候北交所上市。

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为北交所)首场发审会本周来袭。

据北交所官网消息,北交所上市委员会定于2021年11月26日上午9时,召开2021年第1次审议会议,审议江苏威博液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博液压”)。由此,新三板挂牌公司威博液压(871245.NQ)或将成为北交所开市后的首家上会企业。

而据数据显示,在威博液压之后,尚有6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静候北交所审核徐图完成上市,另有超过140家企业正在接受北交所上市的相关辅导。在业内人士看来,北交所的推出并试点注册制,将在更大范围内助力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威博液压首闯北交所审核关

公开信息显示,威博液压成立于2003年3月,2017年4月公司正式挂牌新三板并在2021年6月通过调层进入新三板创新层。此次在北交所上市,威博液压保荐人为东吴证券,发行价预计不低于8元/股,计划募资额1.4亿元。

整体来看,威博液压属于国内液压行业的标杆企业,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产品广泛用于电动搬运车、电动叉车、汽车举升机、工程机械、医疗机械等领域。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公司拥有3项发明专利和5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同样据招股书显示,2018-2021年上半年威博液压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68亿元、1.8亿元、2.18亿元和1.51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792.77万元、2049.4万元、2654.04万元以及1955.89万元。

未经审计的数据显示,威博液压2021年度预计营业收入为3亿元至3.5亿元,同比上升37.51%至60.43%,净利润为4000万元至4500万元,同比上升50.71%至69.5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600万元至4000万元,同比上升45.64%至61.83%。

此前,威博液压已经历过北交所一轮问询。北交所重点围绕公司治理与独立性、财务会计信息、募集资金运用等22个问题展开问询,并对财务总监离职的原因及影响、收入变动原因未充分披露因涉及重大事项给予了关注。

虽然公司营收数据良好,但在回复问询时,威博液压也曾透露,近年来,公司液压动力单元平均售价呈下降趋势,平均销售价格由2018年度的690.29元/台下降至2020年度的637.37元/台,2019年度公司动力单元平均售价较上年下降3.62%,2020年度平均售价又较2019年下降4.19%。

对此,威博液压解释称,报告期内液压动力单元产品单位售价有所下降,主要系仓储物流领域动力单元单位售价下降且占比不断提升所致,特别是叉车类动力单元产品单位售价降低且销售规模不断增长,拉低了整体液压动力单元销售均价。近年来公司陆续推出销售价格处于低位的叉车类动力单元产品。上述产品销售占比在报告期内不断增长,拉低了叉车类动力单元平均售价。

此外,威博液压对公司外销收入变动进行了说明。2021年1-6月公司外销收入较上期增长41.95%,主要因国内疫情常态化,公司复工复产情况较为良好,获取的境外客户订单有所增加。公司在荷兰、意大利、德国、巴西、巴拿马等增长较为迅速,外销收入增长保持较为良好态势。

排队企业不乏“专精特新”基因

在威博液压打响北交所“上会”第一枪的同时,还有数十家企业在静候北交所上市。

据数据统计,截至11月22日,共有60家企业正排队等待北交所审核。其中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就各有7家企业,6家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家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11月以来共有11家企业新申报北交所上市,其中就有4家属于官方认定的“专精特新”企业。如昆工科技、克莱特就披露于2019年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瑞科汉斯系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授予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绿联智能系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2020年获得“上海市科技小巨人”荣誉称号。

目前,国内“专精特新”企业以中小型制造业为主,开源证券中小盘研究团队即统计显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分布在高端制造业领域,特别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领域以及解决我国产业链卡脖子与短板领域。

从板块分布看,307家“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科技创新为主的创业板和科创板,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分别有87家、131家、89家。

而北交所的推出并试点注册制,同样有助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开源证券中小盘研究团队统计后发现,第三批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小巨人”的2930家企业中,有213家来自新三板市场。另外,新三板专精特新企业主要来自基础层与创新层,分别占比63.85%、30.52%,可以看到新三板“专精特新”储备的公司数量充足。

“我们可以看到绝大部分‘专精特新’企业属于市值较小的高端制造企业,大多数属于细分领域的龙头或者领先企业,很多还达不到科创板和创业板的上市要求。”开源证券中小盘研究团队指出,而北交所服务于“更早、更小、更新”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要求较科创板/创业板更低。北交所同样试点注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