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质化转型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之外,新东方选择切入直播带货赛道
俞敏洪曾表示:“薇娅一年能卖一百多个亿,我带着几十个老师做直播,是不是一年也能做上百亿?”对此言论,直播行业人士表示不认可,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俞敏洪虽然带有明显的网红效应,但具体带货情况如何,还要看品类、直播现场效果、观众买账情况等。看起来更多是公司找到第二增长曲线之前的缓和之计。
K9服务的收入约占公司每个财政年度总收入的50%至60%。
截至美东时间11月16日收盘,美股新东方报2.145美元,总市值36.40亿美元。
双减政策出台已过百日,将近而立之年的新东方(EDU.US)仍然在公众视线中备受关注。
在教培行业落幕后,掌舵人俞敏洪带领这家他亲手创立的企业,跨入了直播带货的时代洪流中。这出于挽救公司现金流的无奈转型之举,却引发了广泛的质疑。
年近花甲的俞敏洪并不熟悉直播带货行业,但这次转型于他而言,是一次新的创业征程;于新东方而言,是一次自我拯救。
同行纷纷砍掉K9
初冬11月,当整个教培行业哀鸿遍野之时,俞敏洪却频上热搜。
从免费捐赠8万套桌椅给乡村学校,到宣布带领几百名老师直播带货农产品,一时之间,网络端关于俞敏洪的讨论异常热烈,认为其体面者有之,质疑其换个赛道“捞钱”者有之。俞敏洪这些动作背后,是今年以来政策层面对教育监管的革新。
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文件”),引发K12教培行业巨大变革。
《双减》文件提出“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外资不得通过兼并收购、受托经营、加盟连锁、利用可变利益实体等方式控股或参股学科类培训机构”,切断了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上市的道路,并明确“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因此已上市的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业务或面临剥离,或选择转型素质教育或职业教育。
其后数月,国内多家教培机构或宣布破产倒闭,或调整业务方向,裁员消息未曾断绝。管理多只人民币和美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一位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大部分涉及《双减》政策内容的教培企业都在积极转型,如转向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只要公司团队好,待业务调整完毕后,资本都会有退出机会。且大机构投资一般都很分散,不像小机构集中度那么高。
11月15日,新东方与高途(GOTU.US)接连发布公告,宣布公司正式关闭K9(幼儿园至九年级)业务。新东方公告称,公司计划于2021年底前停止全国所有学习中心的K9学科辅导服务。未来会将其重心及资源转向与K9学科类培训服务无关的教育产品及服务,如备考课程、成人语言培训课程及教材。新东方预计K9课程的关闭将对公司的收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截至目前,K9服务的收入约占公司每个财政年度总收入的50%至60%。
同日晚间,高途集团发布公告称,将于2021年12月31日结束在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校外培训服务。未来将继续运营其义务教育阶段之外的业务,并将重点转向其他教育产品和服务,加强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以及智能数字化产品等多种业务的发展。
11月13日,好未来(NYSE:TAL)创始人兼CEO张邦鑫发出一封内部信,宣布好未来中国内地K9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将于2021年12月31日截止。未来好未来的业务重心将从学科培训转变为素质培养。
至于战略转型后的新方向,张邦鑫表示,告别K9学科类业务后,2~18岁的人群依然是好未来主要服务的用户。将持续为这一人群提供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比如素质教育、基于出版和数字内容的新型学习服务等。
综合来看,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成为教育公司们转型的重点赛道,但这些细分赛道能够撑得起上市公司的未来营收发展吗?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向成人和职教领域转是政策风险最小的,但也是最难的,因为这部分业务的社会需求并不旺盛,且已经挤满了相应的机构,对应客群的需求基本围绕招考与考证等展开。
直播带货引发争议
在同质化转型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之外,新东方选择切入直播带货赛道。
11月初,俞敏洪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因业务调整,为农村孩子捐献近8万套课桌椅后。11月7日晚间,俞敏洪在直播时宣布,新东方将成立一个大型农业平台,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农产品销售。
俞敏洪在个人抖音直播间表示,自己将会和几百位老师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农产品销售,支持乡村振兴事业。而此举并非是为了简单地卖货,而是为了帮助农业的产业升级以及乡村振兴,也是为了帮助农民提升职业水平。
此前在高管会上,俞敏洪曾表示:“薇娅一年能卖一百多个亿,我带着几十个老师做直播,是不是一年也能做上百亿?”对此言论,直播行业人士表示不认可,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俞敏洪虽然带有明显的网红效应,但具体带货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