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卡在连续三年业绩下滑后走出困境,2019年成立的库卡中国区正面对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展开攻势。
被誉为“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德国库卡,自2017年被中国家电巨头美的集团收购后,已走过4年磨合期。库卡业绩也在连续三年下滑后走出困境,在今年三季报中表现亮眼——前三季度销售收入23.60亿欧元,同比增长26.8%;税后利润2980万欧元,同比增长超过100%。
报告期内,库卡中国区订单同比有41.1%的上升,达到5.10亿欧元;销售收入4.05亿欧元,同比增长47.2%。
美的收购库卡的案例在当年轰动一时。一方面,美的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另一方面也是为从传统家电向尖端技术领域转型,寻求toB方向发展。收购完成后,美的在集团层面对业务进行了重新划分,目前,机器人业务与智慧家居并列,成为五大事业群之一。
收购完成两年后,2019年库卡成立中国区,这是一次重要的战略落地,目的是实现从研发到供应链的本土化。在此前,库卡走的还是“德国技术,中国生产”的老路,而库卡中国意味着为中国客户开发产品,使用更多的中国供应链生产。
近日,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了库卡中国区CTO李宏伟,他表示,库卡中国自身定位是“站在德国库卡和美的集团巨人肩膀上的初创企业。”
中国工业机器人已经凭借人口优势走过了自动化阶段,人口红利消失,“机器换人”势不可挡,行业从发展期走向成熟期。某种程度上,库卡中国迎上了行业风云变幻的节点。
2018年开始,汽车、电子等行业遇到增长瓶颈,机器人需求增速放缓,2020年又遭遇疫情,订单下滑。但紧接着,新能源造车大热,华为阿里等云服务商开始打造工业机器人服务,叠加近期智能制造和“突破核心技术”等政策支持,工业机器人赛道又火热起来。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和消费国,占全球市场份额约三分之一,但装机密度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密度为187台/万人,而装机密度最高的新加坡与韩国达到了918台和855台。
上述报告预计,到202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可达172亿美元,机器视觉、智能传感、云技术等技术将与机器人共融发展。
以下为包括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采访摘录:Q:库卡中国在技术研发上是承接国外总部,还是不依赖于总部,有独立团队和新方向?
李宏伟:库卡中国和库卡全球在技术和产品开发扮演互补的作用,库卡中国会聚焦在3C和电子领域,包括关节机器人、移动机器人,跟库卡全球的合作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在产品的路线图上充分对齐,产品是中国市场优先,同时面向全球需求。第二,中国团队在过去两年发展得比较快,到目前为止有超过300名工程师,过去两年也建成了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按照全球质量的标准去建设开发流程。
Q:库卡中国技术方向的布局是怎样的?
李宏伟:汽车是我们传统的强项领域,今年新能源车比较繁荣。同时我们在3C、物流、消费品,特别是食品饮料市场的增长都非常迅速,对今年高增长的业绩贡献明显。
到库卡中国这个层面,产品和技术会聚焦在3C和一般工业,面向全球打造高性价比的四轴和六轴的(机器人)产品家族。
Q: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表现如何?
李宏伟:库卡在国内为一汽大众创建了第一条MEB电池的生产线,可以说大众在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布局是和库卡一起做起来的。这条MEB的生产线我们一共用了1000多台机器人,特别是车身和电池的车间,基本上实现了无人化全自动的生产。
除了传统的乘用车领域保持领先之外,这些年库卡也在开拓商用车领域。最近我们赢取了第一个卡车焊装的项目,这是一个过亿元的大订单,也是中国在卡车焊装业务的一次突破。
Q:库卡机器人在美的工厂的应用程度怎么样?
李宏伟:美的旗下有非常多工厂,生产空调、电磁炉、热水器、洗衣机、压缩机,这些工厂都有自动化产线在运用。今年我们交付给美的各个事业部的机器人超过了1000台,这些数字会继续增长。
举例来说,芜湖有一个做洗碗机的美的智能厨电工厂,我们做了一个自动化的整线配套,非常明显地解决了他们招工难、装配难和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这个项目帮助工厂的自动化率从20%提升到了60%多。
今年上半年美的机器人的使用密度达到了320台/万人,我们的目标是在2023年达到530台/万人的水平,这个目标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的平均水平,但是离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库卡可以在这方面支撑包括美的在内的很多制造企业。
Q:2018年美的库卡成立合资公司,在顺德建立了生产基地,今年二期也投入建设了,进展怎么样?未来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李宏伟:我们正在做美的库卡在顺德科技园的第二期工程,计划投入8亿元,大概一年半内要在顺德同时建造6个厂房,这些厂房会满足未来3—5年的产能规划。
比较有特色的是,我们在这个工业园里同期引入了一些机器人产业链上的供应商,这样将来我们的研发和制造,跟供应商的研发和技术团队就只有一墙之隔,这对我们在产品的设计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