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收入71.71亿元,同比增长22.49%;净利润21.35亿元,同比增长14.24%;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较上年末提高34.55个百分点……今年6月正式在A股上市的齐鲁银行于近日公布了2021年三季度业绩报。
经营质效稳健提升,与该行牢牢扎根于山东经济飞速发展的丰厚沃土,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脉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城乡居民不无关系。
以“打造行稳致远的精品银行”为战略愿景,成立25年以来,齐鲁银行始终按照“深耕市内,扩疆县域,做大山东,对接全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坚持审慎稳健经营,固守本乡本土,专注主责主业,打造特色优势,如今已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核心竞争力。
坚持服务重大战略落地夯实特色普惠金融格局
近日,齐鲁银行公布了2021年三季度业绩报,经营业绩稳中有进。截至报告期末,资产总额为4166.31亿元,增长15.66%;贷款总额2124.91亿元,增长23.67%;负债总额3850.75亿元,增长15.66%。在盈利方面,该行营业收入71.71亿元,同比增长22.49%;实现净利润21.35亿元,同比增长14.24%。
坚持服务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落地、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是齐鲁银行经营业绩稳健增长的重要原因。
“十四五”开局之年,乡村振兴战略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人口减少、土地荒废现象,推广土地托管服务成为全国多地开展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之一。但没有充裕的资金,即使有创新政策,也会难倒“英雄汉”。高唐县是全国土地托管示范县,了解到县域地区的金融需求后,深耕县域经济的齐鲁银行积极推出了借助省农担担保推出的一款利民惠民的创新业务品种——土地托管贷,用于各乡镇合作社支付土地托管公司农业物资购买费用。
目前正值土地托管贷推广初期,齐鲁银行已签订土地托管协议涉及近40个村,预计托管面积近1万亩,授信金额约500万元。作为这一产品的受益方,刘王村、高唐县尹西村负责人感触颇深:“我们既可以享受贴息政策,还能享受费用优惠政策,这个‘土地托管贷’业务为咱们农民送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有了充足的资金,我们就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干,为农户争取更多的实惠。”
“土地托管贷”只是齐鲁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缩影。按照“县域全覆盖”的机构发展原则,齐鲁银行已设立59家县域支行(含城乡结合部支行)与110家乡村振兴服务站;同时,在营业管理部试点设立“乡村振兴小微支行”,“县、乡、村”一体化金融服务网络不断升级完善,客户触达能力显著增强。
此外,秉承“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普惠金融服务理念,齐鲁银行始终是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重大方针政策的践行者,如今已经形成了极具特色、覆盖全行的普惠金融体系。齐鲁银行在山东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中率先设立普惠金融部,按照深耕主业、做精专业的思路,构建了以“小微金融”“县域金融”为重点,“科创金融”“物流金融”为特色的普惠金融格局。
聚焦城乡居民金融需求打造有温度的“市民银行”
当“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被提上国家战略,当“发展普惠托育和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被列入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如何让“银发”客群更好共享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服务,成为金融机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服务城乡居民”是齐鲁银行的市场定位之一,亦是该行发展“大零售”的重要发力点。针对“银发”客群的金融需求,齐鲁银行主打“温暖”牌,将“齐鲁温度”融入了细微之处。
齐鲁银行将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相结合,不断细化178万老年客户服务内容,包括每月养老金发放业务高峰期,采取大数据监测业务量、动态调整营业窗口、全行范围内调配人员、提前开门营业、专人全程指导老年客户使用自助机具;针对老年客户特点,推出简爱版手机银行、放大设备操作界面字体、增加存折取款功能,提供预约问诊,与养老社区合作,推出惠老活动,竭力为老年客户提供便捷、智能化的服务。
针对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需求,作为济南人自己的银行,齐鲁银行充分发挥网点优势,与济南老年人大学资源共享,成立了济南老年人大学齐鲁银行分校,率先选取历下、市中、天桥、槐荫、历城、高新区7家网点作为分校场地,开设书法、绘画、剪纸、摄影、声乐、老年保健、智能手机应用等课程,为文化养老贡献一己之力。
齐鲁银行成立25年以来,一直践行做有温度的“市民银行”,以服务社会、造福民生为己任,在感恩奉献中积极回馈社会,与用户同频共振。不仅面对“银发”客群时,“齐鲁温度”体现在展业的方方面面。
齐鲁银行自主设计研发了金融知识系列绘本《齐小秀说金融系列》,该系列绘本分为《齐小秀说反洗钱》《齐小秀说非法集资》《齐小秀说电信诈骗》《齐小秀说冒名开户》《齐小秀说反诈骗》等五大系列金融知识绘本,员工自行出方案,自己用电脑做卡通画,并打印出来免费赠送给社区居民和客户。
为了给客户开户带来便利,积极优化营商环境,齐鲁银行按照山东省、济南市关于深化“一次办好”工作要求,运用大数据、爬虫技术、多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