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流量广告和品牌广告?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曾有一个“三段式”的品牌营销答案,即“社交种草、流量收割、品牌广告”。
创办于2017年并在近两年迅速崛起的新锐品牌花西子,就有非常精彩的品牌实践,比如,在公域流量的玩法上,花西子深度捆绑了网红李佳琦。而在私域流量的玩法上,则形成了一套用户运营和维护的闭环操作。
简单来说,其通过在“花小西”企业微信号提供客户服务;在视频号发布化妆技巧、品牌广告、产品介绍等内容,附有公众号链接;在小程序中提供商城以及会员日常活动积兑换币活动,以此打通公域流量,实现私域转化。
不仅如此,2020年以来,花西子广告大量进入电梯媒体,不再专注产品卖点,而是通过苗族文化和东方美学来打造品牌内涵。虽然不乏用户的质疑,但电梯广告这一波操作,帮助花西子深度锁定“东方彩妆”这一新品类,从“西方彩妆”体系中完全跳脱出来,打造了国潮品牌“东方彩妆,以花养妆”的内涵。
这也印证了江南春对流量广告和品牌广告差异性的解读,即流量广告能解决精准分发问题,“告诉消费者买它、何时买、什么价格买”,而品牌广告是为了解决“为什么要爱这个品牌、爱它有多深”的问题。
事实上,很多新锐品牌都在重复这样的玩法,比如仅用3年就反超比自己大10多倍竞争对手的妙可蓝多,以及从线上种草走向线下广告、最终建立品牌认知的华熙生物护肤品牌润百颜等等。
在江南春看来,想要在数亿消费者中构建这样的心智“护城河”,流量打法有跨不过去的鸿沟。而这个心智“护城河”恰恰指向的就是品牌的内涵。
因为,没有品牌内涵的流量很容易随风飘逝。或者,正是因为这个原因,B站在整个公域流量的平台运营中异军突起,因为B站的短视频总是能戳中用户的某个痛点或痒点,从而在事件性传播中赋予品牌一定的特质,比如文中提到的蜜雪冰橙,B站在性价比之外赋予了其“有趣”性的品牌内涵,这一做法,恰恰帮助平台突破了所谓流量广告的局限。
事实上,作为线下公域流量的载体——电梯广告也正在进化,以分众传媒的电梯广告为例,据安神分析,“江南春很可能获得了高人的指点,分众传媒的经营策略正在发生变化,比如他们进入餐饮企业的策略,原来需要企业批量投,持续投,门槛比较高,但现在他们可以分天、分月、分屏,叫‘三分策略’,就是你一个月几千元也可以投分众传媒,这样用户就增多了。分众传媒就由原来服务中大型餐饮品牌,转而开始服务中部和腰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