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电电控:为汽车动力装上"中国大脑"
时间:2021-11-01 04:39:46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自主可控有多困难?在湖北武汉,有这么一家企业,2003年开始筹备做研发,2005年有了初步成果后设立公司,又过了3年才找到第一个用户。面对海外巨头高度垄断的市场,公司从基础研发一步一步做起,至今仍有一半以上的员工是研发人员,这也带来了长期的亏损,在2016年实现少量利润前,公司连续亏损了11年。

突破后的回报也足够丰厚。凭借技术和成本优势,至2020年底,这家企业生产的EMS(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累计装车量已突破200万套,在国内商用车标定公告占有率接近60%。公司还于今年3月成功登陆科创板,并被冠以“汽车动力国产大脑”的美誉。

这家企业就是菱电电控,在汽车动力控制系统这个细分行业,菱电实现了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国产化“零”的突破,并在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管理系统、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等领域实现产业化。日前,《科创中国》调研活动走进了这家企业,了解公司的“真技术”与“硬实力”。

“只有你的技术领先,你才能得到行业的认可,你的企业才有立身之本。菱电的战略很简单,一是把技术做深,真正掌握核心技术;二是把产品做全,为客户为市场提供多样灵活的解决方案。”菱电电控创始人、董事长王和平对记者说,过去的十多年里,菱电一直在追赶。如今,面对汽车电动化浪潮,公司有了与海外巨头同时起步同场竞争的机会,“我们必须抓住,也一定能够抓住”。

突破:三年找到第一个客户

EMS被称为汽车动力的“大脑”,它控制着发动机的一举一动,从而决定整车的油耗水平、污染物排放水平、动力性能和驾驶舒适性等,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

王和平第一次接触EMS是在2002年,当时他受朋友邀请去河北参观一家民营汽车厂,偶然得知一台EMS要5000多元,全部依赖进口,国内还没有厂家能够生产。这位朋友还告诉他,EMS技术长期被德国博世、大陆,日本电装、德尔福等跨国厂商所垄断,是制约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化的主要瓶颈之一。

王和平不太服气。他大学学的是自动化,毕业后又在一家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工作了多年,后下海创业并颇有斩获,他想试一试。

2003年,王和平组建团队启动了对EMS的研发。两年后,团队有了初步成果,遂成立公司准备向市场推广。

“当时可以说是业内震动,我们找了一些主机厂,大家的热情都非常高,很多人和我说,总算有国产产品了!还要求我们马上送样。”王和平回忆起那段经历,仍有些激动。

然而,兴奋的王和平没能等来期盼中的合作,那些热情的车企甚至没有再和他联系。哪儿出了问题?王和平一打听,那些车企拿到公司的样品后,主要是用于和外企供应商谈判,并没有真正使用公司产品的计划。

“这对我们打击挺大。但是,也让我们进一步坚信,市场对自主产品的期望是很大的,市场需求也非常大。”王和平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来自市场的反馈,也是他和公司坚持下来的动力。

企业是时代的产物。据了解,就在菱电电控创立的2000年前后,国内先后有30多家企业涉足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领域,但大多数都没能坚持下来,菱电成了极少数留下来的企业。

“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技术沉淀的行业。”王和平对记者说,发动机是一个动态、多变量、高度非线性、响应滞后的时变系统,这决定了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复杂性,门槛非常高。同时,发动机控制系统作为核心部件之一,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整车厂对供应商的选择一定非常慎重。

产品初步开发完成后,王和平和伙伴们又苦熬了三年。2008年,因缘巧合下,江南奥拓委托菱电电控开发EMS,这也成为菱电电控第一个实现装车的产品。

“事在人为”。王和平的办公室里,就悬挂着这幅字。他说,这是他的座右铭,用来提醒自己,很多想象中很困难的事情,通过努力是有机会实现的。“你不努力,你不去坚持,永远都做不到”。

追赶:累计装车突破200万套

和许多高壁垒的产业一样,从“零”到“一”往往较为困难,从“一”到“多”则要容易得多。

有了江南奥拓的成功案例,菱电电控的产品推广很快得到下游厂家的认可,各种合作纷至沓来。正如王和平所预料,中国庞大的汽车市场,对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本身有着强烈的需求——国产化能大幅降低成本。

“每一个控制模型都是我们自己反复调试出来的,每一条代码都是我们自己敲打出来的。”王和平说,从一开始,菱电电控就坚持正向开发,前期开发可能会比较慢,但是基础打得牢,掌握了电控系统的控制策略及底层驱动设计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源代码,后续做一些升级和再开发就会比较容易。

更为重要的是,锻炼了一支勤奋踏实肯钻研的队伍。

据介绍,为了研发出更好的汽车“国产大脑”,菱电电控的技术团队每年要辗转吐鲁番、漠河、海拉尔等地,在极热和极寒以及缺氧等环境下进行实验。由于公司长期亏损,为了节省费用,技术人员只能自己开着待试车辆,进行几千公里的转场。

“菱电电控的最大优势,就是我们有一支稳定的研发团队,一支有强烈信念的团队。”王和平介绍,曾经有一位记者采访他,询问菱电电控亏损这么多年为什么还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