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今年以来原油价格“涨声”不断,带动炼化企业的业绩随之上涨。10月28日晚间,民营炼化龙头东方盛虹(000301)发布2021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250.77亿元,同比大涨60.28%。
行业复苏叠加规模扩张前三季度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原油作为炼厂的主要原料,对于下游产成品具有一定的成本推动作用,今年初以来油价上涨带动了“炼化-化纤”产业链景气度的持续回暖,这对于主营业务为化纤、石化、热电以及其他贸易的东方盛虹而言,无疑是业绩增长的重要催化剂。
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东方盛虹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3.86亿元,同比增长52.36%,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83亿元,同比增长63.94%;前三季度东方盛虹实现营业收入250.77亿元,同比增长60.28%;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4.31亿元,同比增长506.65%。公司总资产达到1023.82亿元,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长62.68%。东方盛虹表示,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实现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行业景气度回暖叠加新项目投产。
其中,东方盛虹的现有产能稳定贡献利润,伴随前期布局的港虹纤维年产20万吨差别化功能性化学纤维项目以及中鲈科技年产6万吨PET再生纤维项目在2020年下半年正式投产,公司生产经营进一步改善,同比增加了利润贡献。
而从行业趋势来看,申港证券研报指出,四季度石油市场供需错配预计将得到强化,上游油气价格上涨有助于推动炼油毛利以及化工品价差扩张,大炼化盈利稳定性将有望增强。具体而言,在原油价格上升的背景下,下游产成品补库需求将得到强化,导致化工品价差呈持续扩大的趋势。国内新建大炼化装置化工品产出增多,盈利稳定性增强。
在“炼化-化纤”产业链景气度稳定持续的情况下,东方盛虹根据现有供需格局,加速产业布局,持续扩大产能。据了解,该公司正在推进多个在手新增项目的建设:继今年3月份,虹港石化新增240万吨/年PTA扩建项目正式投产后,东方盛虹7月再度公告称拟建50万吨超仿真功能性纤维继续加码长丝主业。此外,当前东方盛虹的宿迁泗阳第二化纤生产基地25万吨/年再生纤维、50万吨/年功能性纤维产能也在持续建设中。
“炼化+聚酯+新材料”协同布局显现未来盈利渠道拓宽
随着年末将近,计划于2021年底投产的盛虹炼化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近期也不断传来新进展。据悉,继6月底常减压蒸馏等首批生产主装置顺利中交后,9月份,该项目又取得资源批复,获国家发改委批准使用进口原油1600万吨/年。
信息显示,盛虹炼化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设计产能为年加工原油1600万吨、年产PX280万吨、年产乙烯及下游衍生物110万吨,并配套30万吨原油码头、4个5万吨液体化工码头。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目前盛虹炼化1600万吨的单线规模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单线产能,是全球炼厂平均规模的近2倍、我国炼厂平均规模的3倍多,规模效应带来更高的成本竞争力。
分析师还表示,该项目重点聚焦于高附加值的芳烃产品和烯烃产品,化工品占比达到69%,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投产后将大大提升公司业绩,并为产业链延伸奠定坚实基础。同时,盛虹炼化、虹威化工新增投资项目延伸炼厂产业链,炼化及扩产项目投产后亦将显著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据中金公司测算,盛虹炼化16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达产后,有望实现单吨约600元的净利润,即约96亿元的年化净利润。据此,中金公司保守估计2022年盛虹炼化项目一期实现75亿元的净利润,贡献归母净利润约55亿元,叠加存量业务约20亿元净利润,合计将达到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