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哈焊所华通(常州)焊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哈焊华通”)将创业板IPO(首发)上会,接受上市委的审核。此次IPO,哈焊华通拟发行不超过4545.34万股,实际募集资金约56284,主要用于41284万元的高品质焊丝智能生产线建设项目;10000万元的特种高合金焊丝制备项目以及5000万元的工程技术中心建设项目。
哈焊华通的主营业务是从事各类熔焊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钢材企业是其上游产业链,负责生产加工盘条。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哈焊华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78亿元、11.91亿元、13.63亿元、8.1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13.03万元、6965.48万元、7933.26万元、4193.82万元。
虽然报告期内哈焊华通哈焊华通的营收利润稳步增长,但是在原材料大幅上行的压力下,这一趋势很可能在2021年终结。此外,IPO看点还发现哈焊华通在历史上曾被监管机构列入被执行人名单,而招股书中对于这一黑历史并未作出任何风险提示。
还值得注意的是,哈焊华通在招股书中对其自身的研发能力存在夸大的嫌疑,整个员工以大专高中生等为主,大专及以下学历水平的员工合计占比超过了85%。
曾被监管机构纳入被执行人名单
哈焊华通在历史上曾被监管机构列入被执行人名单,而招股书中对于这一黑历史并未作出任何风险提示。
哈焊华通这一黑历史还发生在2012年。2012年5月10日,哈焊所华通(常州)焊业股份有限公司被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法院纳入被执行人名单,案号为(2012)武执字第00482号,执行标的为76435.12元。虽然执行标的只有7万多元,但是此次案件的性质极为恶劣。被法院纳入被执行人名单意味着纠纷双方私下沟通无效,债权人只好将哈焊华通告上法庭。拖欠账款不还并非小事,投资者对此需要保持持续关注!
此外,IPO看点还发现哈焊华通的内部风控措施很不到位,其合作的下游客户竟然存在空壳公司!2016年12月14日,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下发了《常州华通焊丝有限公司与宁波俊诚金属管业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执行裁定书》。
此次纠纷的原因就是哈焊华通子公司常州华通焊丝有限公司和其客户宁波俊诚金属管业有限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纠纷。产生这一案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哈焊华通在签订合同之前没有仔细审核宁波俊诚金属管业的资质及信用状况。最终哈焊华通只好上诉至法院请求协助。法院经过仔细调查发现宁波俊诚金属管业有限公司并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而申请执行人常州华通焊丝有限公司亦未能举证证明被执行人的下落及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最终常州华通焊丝有限公司只好终结执行。
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哈焊华通的内部风控和对客户的信用资质审核能力都有待加强。而从报告期的应收账款来看,哈焊华通的压力巨大。报告期各期末,哈焊华通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9681.61万元、16921.83万元、22051.27万元和27591.3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0.82%、16.05%、16.17%和20.18%。如果下游客户不能按期及时回款,可能给哈焊华通公司经营带来一定损失!
研发实力被夸大
IPO看点还发现,哈焊华通在招股书中对其自身的研发能力存在夸大的嫌疑。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发行人现有研发与技术人员93名,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10.57%。研发技术人员专业背景覆盖焊接材料、焊接工艺与机械自动化技术等多种类学科。但是从公司员工的学历水平来看,其研发实力并没有招股书中描述的那么好。
截止到2020年12月底,哈焊华通的员工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层次的一共有18人,占比2.05%;本科学历层次的100人,占比11.36%;大专学历层次的81人,占比9.2%;大专以下学历层次的681人,占比77.39%。
由此可见,哈焊华通员工整体学历水平并不高,大专及以下学历水平的员工合计占比超过了85%,也就是整个公司的员工以大专高中生等为主。IPO看点认为这样的学历水平之下,不大可能会有优秀的研发能力。
而且,从哈焊华通销售员工的薪酬和研发人员的薪酬对比来看,其对研发人员也不够重视。2018年-2020年,哈焊华通销售费用中的员工薪酬分别为1021.56万元、1166.12万元和1033.04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0.95%、0.98%和0.76%。而2018年-2020年,哈焊华通研发费用中员工薪酬分别为1127.54万元、1143.78万元、1329.36万元。
2020年哈焊华通的销售人员一共有79人,这一人数少于同期的研发人员人数。由此可以推算出,2020年哈焊华通的销售人员和研发人员薪酬分别为13.07万元、13.7万元。
此外,从报告期内,哈焊华通与同行业可比公司销售费用率对比情况可以看出,公司销售费用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这也表明在战略上,哈焊华通更加重视销售能力。
报告期内大幅派发现金红利
此外,IPO看点发现哈焊华通存在超募资金的情况。其在报告期内现金分红就高达1.34亿元,而此次IPO却依然募集高达5.6亿元。既想大幅扩张,又想大幅分红,这两者显然矛盾!
2017年,按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15元1568.14万元;2018年按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50元3409万元;2019年按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15元4295.34万元;2020年按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元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