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规划面积7.4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达1400万方的城中城,武汉中央商务区自2007年原王家墩机场完成搬迁后正式启动建设,泛海控股则成为武汉市这一世纪工程的操盘手。在经历14个年头的建设之后,已经完成大部分主体工程的开发建设,截至2021年中,据泛海控股于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披露,当前武汉公司待开发地块规划总建筑面积仅剩约363.70万平方米。包括武汉中心大厦大楼,招商银行大厦、平安银行大厦、邮储银行大厦、中国移动大厦在内的四大区域性总部,以及长江证券、合众人寿等金融机构的总部基地大楼都已经顺利交付或完工。
但在巍峨耸立的高楼大厦,林荫宽阔的园林道路工程之外,泛海控股在建设武汉中央商务区的过程中,还为武汉再造了一座地下城。据了解,武汉中央商务区的地下工程总开发量达262万平方米,相当于香港中环的面积。也是武汉市知名的中山公园9倍的面积。
在这个庞大的地下世界里,有着武汉唯一的地下交通枢纽工程,联通着武汉中央商务区核心的11个地块、所有的地下停车场,光匝道就“6进6出”。
不仅如此,武汉中央商务区的地下工程还布设了一条巨型管道走廊,电力、通讯、供水……城市血管全部集中入洞,并留有巨大的冗余。
资料显示,作为整个湖北地区首个建成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武汉中央商务区地下综合管廊总长6079米,其中干线长3879米,支线长2200米。2016年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实地考察该工程,并给予高度评价。李克强称,发展地下管廊是城市品质提升重要举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的城市地上空间高楼林立,发展势头很好,但在地下空间利用的深度广度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李克强对当时武汉市陪同人员表示,地下空间不仅是城市的“里子”,更是巨大潜在资源。“你们要用好这一资源,拓展新空间,再造新武汉。”
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泛海控股也一直遵照总理的嘱咐高标准严要求地推进武汉中央商务区“地下城”的建设,仅仅是地下主体施工,泛海就前前后后做了6年,如二期工程只有7个月的黄海路隧道,泛海足足搞了3年的封闭施工,因为既要配合地铁7号线的建设,又给地铁10号线进行地基加固,还要为未来10号线的穿越预留空间。
相比于地上楼宇与配套工程,地下工程并不能为开发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因而也极为考验开发企业的社会责任心。泛海控股依旧在这些客户们“看不见”的地方投入巨大的资源与精力,努力保障工程质量的可信可靠,恰恰是因为这些“隐蔽工程”就像是大厦的根基,唯有把根基扎稳,上层建筑才能有更长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