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9-26 10:21:46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近年来,上海建工把科技创新放在发展大局的核心位置,坚持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为平台,以世界一流、中国领先为标准,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助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每年科研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3%以上。

上海建工以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为目标,充分发挥“中央研究院”模式两级研发机构的作用,坚持聚焦重大工程、聚焦数字转型发展、聚焦世界前沿技术,围绕数字化、工业化和绿色化以及新兴业务专项建造技术,以支撑工程项目为载体,以主持承担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为切入点,不断推动核心建造技术迭代升级,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助推高效建造,创造多项新纪录

目前,上海建工在建项目超过2100个、在建工程面积超过1.5亿平方米,在为科技创新研究与实践提供丰富应用场景的同时,科技创新助推着工程的高效建造,也创造了多项国内外新纪录。

创新多层钢连廊整体提升和斜向平移技术,支撑上海G60临港科创云廊百米高空99米跨度、1800吨重钢连廊的顺利实施。在上海玉佛寺项目,世界首例木结构文物建筑带内部佛像同步平移顶升成功。在上海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创造国内在复杂软土地质条件下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150米的最深纪录,创新研发的特深竖井施工工艺与技术,刷新了国内软土地区开挖58.65米最深记录。在上海新华医院,第一次将BIM技术大规模应用到国内医院建筑运维阶段。在上海轨交18号线15标,创新采用基于“水平MJS+管棚+冻结法”加固的矿山暗挖法施工技术,实现了国内首例大断面、浅覆土车站整体冻结暗挖施工,有力保障了城市综合管线与周边环境安全。在上海长兴岛天然气管道隧道工程,创造了国内小直径泥水平衡盾构领域单次掘进距离最长的盾构隧道纪录。

在南京金鹰天地广场项目,世界首例重达2800吨的非对称钢结构空中连廊连续130多米顺利整体提升。在陕西宝鸡,建成世界直径最大、高度最高的全钢结构间冷塔。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装饰工程,通过全过程数字化建造技术实现大空间异型曲面吊顶的毫米级精度的极致效果。在珠海过磨刀门水道超长顶管工程,创造一次性顶管长度达2329米亚洲最长纪录。在昆明恒隆广场项目,创造两千米高海拔地区混凝土一次泵送高度达309.9米新纪录。

研制的世界最大尺度高精度3D打印设备,国内首座、最长全尺寸3D打印人行景观桥落户上海,并在福建、成都等地示范推广,刷新了国内外在3D打印领域的新纪录。设计的鹅公岩轨道大桥,将世界最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主跨跨径创纪录的提高到600米。自主研发的管片抹面机器人,有效提高和确保了管片生产线整体的自动化程度和产品质量。

全国领先的超滤膜净水工艺设计技术,保障了一批水厂改扩建工程,基于体系、标准、BIM和机器人应用等技术构建了领先的智慧水务系统。

新兴业务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推动业务蓬勃发展

上海建工坚持传统核心专项技术和新兴领域专项技术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城市更新、水利水务、生态环境、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新基建领域等六大新兴业务科技创新走在行业前列。

长三角路演中心项目,是上海建工首个集投资、策划、设计、施工、运营于一体的城市更新项目,注重保留建筑历史风貌,运用雨水回收利用、屋面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先进绿色技术,打造有机绿色更新、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小镇,该项目荣获了美国绿色建筑LEED-NC铂金认证和上海市既有建筑绿色更新改造铂金奖。创新运用无人机查勘、实时监测等数字化技术,高效精准完成了历史保护建筑上海展览中心标志性主塔修缮。首创研发的安全监控平台,有力支撑了重达2.5万吨的华东医院1号楼整体1.2米顶升,创造了国内文保建筑顶升体量又一次纪录。

泰和污水处理厂,是国内水、泥、气、声综合治理标准最高,也是国内采用全流程集约化布置规模最大的全地下“花园式”污水处理厂工程。运用BIM+新技术助力水务工程绿色发展、BIM+智慧技术助力全生命周期精细化工程管理,为未来污水厂的建设树立了标杆示范作用。该工程荣获全球工程建设业卓越BIM大赛最佳实践奖第一名。

桃浦603地块工程,是上海有史以来污染体量最大、治理难度最高的土壤修复以及地下水治理项目,采用粘土污染土壤修复的快速高效高级氧化技术,污染土壤协同修复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复合修复技术,有效提升了土壤的理化性态,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成为国内首个全方位运用数字化管控技术的土壤修复工程。

建筑构件产业化基地,2017年获批为第一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新型固定台模双向可扩展柔性生产流水线,有效提高了装配式建筑工程建造能级,预制构件年产能可达到20万立方米,有效提高了装配式建筑工程建造能级。S7公路,采用预制拼装技术,用2个小时完成了现浇施工需要二十多天才能完成的现场作业。南昌洪都大道工程,首次采用变宽度预制节段技术和大悬挑双箱、墩梁固结的拼装技术。

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科研攻关,在青岛时速600KM高速磁浮系统调试线项目中,创新研发的高精度轨道板预制加工工艺有效确保了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