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交易中心,义乌上市公司小商品城(600415.SH)带动了一批中小商贩的全球生意,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公司旗下两大电商平台却因为同业竞争之疑争得水深火热。
一边是小商品城100%控股的“义乌小商品城”平台(www.chinagoods.com),另一边是小商品城51%控股的“义乌购”平台(www.yiwugo.com),然而,今年8月,“义乌购”平台股东之一、总经理王建军将小商品城及其全资子公司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数据有限公司(简称“数据公司”)等三方诉诸公堂,要求小商品城等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并索赔1000万元。
目前,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结果出炉,尽管法院驳回了“‘义乌小商品城’平台构成不正当竞争”的诉讼请求,但法院同时认为,两大电商平台之间的确存在竞争关系。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义乌购公司正在积极和小商品城方面进行沟通协商,但是也不排除继续上诉的可能。
双方争议背后,到底源于什么利益纠葛?
两大电商平台掐架,谁是亲生儿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小商品城的历年年报,几乎每年都有不少对“义乌购”平台的笔墨。
早在2012年,小商品城称为了培育电子商务,“义乌购”成功上线并入选浙江省电子商务提升发展试点平台,实现在线购买、3D实景视频等功能。
2014年年报介绍,“义乌购”是一个B2B电子商务平台,自2012年上线以来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年度在线交易额15亿元,撮合交易额150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一份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书也提到,“为推动义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实现将小商品城实体市场搬上网的目标,2014年8月13日,义乌市国资委批复小商品城,同意投资组建浙江义乌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义乌购公司”)”。
2014年10月20日,义乌购公司正式登记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其中,小商品城通过全资子公司义乌小商品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认缴出资5600万元,占比56%,其中5%股权作为股权激励登记至王建军名下。
此外,义乌购公司的股东还包括王建军,认缴出资2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0%,其中5%为公司核心团队的股权,暂由王建军代持。此外,另一方股东伊厦成都国际商贸城股份有限公司认缴出资24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4%。
9月18日,义乌购总经理王建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当时,小商品城是以3956余万元现金出资,加上1600余万元的无形资产出资,包括B2R项目投资、服务器及电子设备、办公家具等”。
“义乌购”平台(www.yiwugo.com),即义乌购公司旗下设立的电商平台。
义乌购官网亦介绍称,义乌购的定位是“把义乌小商品市场搬上网”,线上线下对应;覆盖全国小商品市场、专业街、产业带优质供应商;服务产业链上游200万家中小微企业。义乌购称,目前已入驻商家5万,日均访客数80万,日均浏览量(PV)1500万,注册采购商达到800万,其中10%为海外用户,该平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线上小商品批发平台。
从历年年报,可以陆续了解“义乌购”平台的经营状况:2014年,“义乌购”净利润为亏损的386.2万元,2016年-2020年,“义乌购”分别实现净利润119.96万元、360.25万元、174.24万元、382.02万元和669.01万元,最新消息为,2021年上半年,“义乌购”实现净利润553.52万元。
相比已经设立7年的“义乌购”平台,另一电商平台“义乌小商品城”则成立不久。
2020年3月14日,小商品城发布公告称,投资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数据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
半年之后的2020年10月22日,小商品城进一步公告称,公司于2020年3月投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数据公司,打造全场景数字化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综合交易服务门户平台——“义乌小商品城”平台(www.chinagoods.com),经过2020年4月15日上线测试之后,于2020年10月21日正式上线。
“chinagoods”平台被视为小商品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公司线上—线下市场融合并进的标志:截至2020年期末,该平台入驻商户5万,注册采购商数超80万,平台商品SKU达260万,APP下载数量200万次,2020年10月21日正式上线后至报告期末累计成交额28.94亿元,日均访问量超过325万次,峰值超过500万次。
2021年上半年,chinagoods平台经营主体——数据公司实现利润773.91万元,平台正式上线8个月实现盈利。截止报告期末平台前端店铺展示数5.9万家、累计上架商品SKU超300万个,注册采购商量达逾96.95万,日均IP访问近6.5万,平台GMV68亿。
一边是小商品城100%控股的“义乌小商品城”平台,另一边是小商品城51%控股的“义乌购”平台,究竟谁是亲儿子?两者的定位究竟有何差异?义乌购为何选择起诉小商品城?
“同业竞争”疑云9月18日,义乌购总经理王建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起诉是被迫之举,因为chinagoods和义乌购业务雷同,chinagoods在网站定位、版块内容、依托义乌市场主体、面向市场经营户、商铺商品等方面,大量模仿义乌购网站,抄袭义乌购的经营模式”,在他看来,“小商品城成立chinagoods有必要性,但chinagoods要与义乌购错位发展,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