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所有的告别都需要一场盛大仪式,有时候它也是悄无声息的。
8月28日,一张广汽菲克广州工厂最后一台白车身合影留念照片流出网络。照片中的上百名员工,大多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并竖起了大拇指。如果不是图注说明,外界很难想象这是一场“告别仪式”,而是看成首台白车身下线的“庆祝仪式”。
或许,广州工厂的关停是为了迎接更好的归宿。9月7日,广汽集团官方向媒体回应称,为了进一步增强综合竞争力,广汽菲克将按照规划进行产能调整,广州工厂的主要产线设备将于2021年底前转移至长沙,并在2022年3月前完成注销“广汽菲克广州分公司”。
一时间,广汽菲克的未来留下了重重谜团。广州工厂未来的去向在哪里?3年亏50亿元的广汽菲克,会不会退出中国市场?继菲亚特品牌在华败北后,Jeep品牌的命运又何去何从?
01广州工厂将由广汽接管?
广汽菲克原本在国内有长沙和广州两座生产基地,但两座制造工厂的产能严重过剩。
根据此前广汽集团2020年年报披露的数据,广汽菲克的年设计产能在32.8万辆,但产能利用率只有11.77%,而2021年上半年,广汽菲克的产能利用率直接下降至约4.6%。
“近一年来,广汽菲克广州工厂的员工已陆陆续续离职,原因是公司效益不好,工厂里一年大半的时间都在放假,收入较低。”一位广汽菲克内部员工对车市物语称。
“大多数员工不想在里面混日子,感觉就像呆在养老院,有的跳槽去了小鹏汽车工厂,有的合同期到了就没有再续签。”
据广汽菲克总裁AshwaniMuppasani(穆安泽)在2021成都车展上介绍,“产能调整是成本优化的重要一步。针对工厂产能情况公司董事会正在讨论,然后会给出一个正式的答复。”
实际上,在今年7月12日,Stellantis集团中国区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奥立维(GregoireOlivier)就拜访了湖南省副省长何报翔。前者明确表示,“公司将加大在湘投资,将更多的业务布局湖南。”
除了传出广汽工厂关停的消息外,有媒体报道称“广汽集团已经与Stellantis集团谈妥转让手中广汽菲克20%的股份事宜,目前正在走流程中。”车市物语就此消息向广汽集团求证,对方表示“目前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具体以官网信息为准”。
所谓无风不起浪,一位接近广汽菲克项目的内部人士向车市物语透露,“20%的股份是他们谈判的条件。广汽集团将广汽菲克的产线和模具搬至长沙,剩下的基地和厂房归广汽集团所有。”
相比广汽菲克的产能过剩,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的产能率,在2020年分别为127.5%和107.41%。日前,广汽集团又推进广汽埃安改制上市。广汽集团在接手广州生产基地后,如何盘活资源也让人联想翩翩。
02为何3年未出一款新品?
随着汽车行业走向深度成熟与竞争,控制成本、缩减开支,对重资产的汽车企业而言,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广汽菲克关闭广州生产基地,本质是为了降本,但如果仅仅只是降本,产品没有更新迭代,Jeep品牌的命运仍令人担忧。
事实上,Jeep品牌在这三年内没有推出过真正意义上的新产品。在刚过去的成都车展上,广汽菲克也只是推出了一辆Jeep改款大指挥官。
业内人士表示,“归根结底,广汽菲克的产品老化是其市场下滑的主要原因。”
为何三年间,广汽菲克难产一款新产品?一位前FCA集团(菲亚特克莱斯勒)中国的离职员工对车市物语称,“双方股东存在内部矛盾。很多问题都达不成一致,久而久之就陷入了恶性循环。比如,此前就由于双方利益没谈拢,自由光晚上市了一年。”
“或许,当时FCA美方也没将中国市场当一回事。”该员工感慨道,“美系车最近几年没有抓准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也难怪卖不好。”
遥想当年,凭着一句“不是所有的吉普都叫Jeep”成功圈粉用户,Jeep也曾在中国市场有过高光时刻,2017年产销量皆突破20万辆。彼时,广汽菲克曾自信满满地定下了2020年销量70万辆的目标。
好景不长,此后广汽菲克的形势急转直下,Jeep品牌在华不再顺风顺水。更为不幸的是,自由光出现了烧机油、天窗漏水、变速箱渗油、中控异响、天窗异响等问题,以及对厂商处置态度十分不满的用户组织起来的群体维权事件,这些负面事件压得广汽菲克无力喘气,最近三年进入“跌跌不休”的下行通道。
三年未出一款新品,Jeep仅仅靠吃老本生存,再加上众多中国品牌和合资品牌不断派出新车型占据SUV细分市场,JEEP如今的销量已与当初定下的目标南辕北辙。
根据报告显示,广汽集团下的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广汽乘用车等车企2020年度都有着可喜的表现,唯独广汽菲克是个另类。
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21年1-7月,广汽菲克累计销量仅12585辆,同比下降约40%,而同期,广汽集团的累计销售为120.7万辆,同比增长19.7%。即2021年1-7月,广汽菲克对广汽集团销量仅贡献约1%。
2020年8月,FCA集团与广汽集团曾对广汽菲克注资10亿元,但这10亿元注资很快被广汽菲克消耗殆尽。相关数据显示,广汽菲克2020年的净资产由年初的13.36亿元,跌至年底的负3.31亿元。
广汽菲克成了广汽集团最大的拖累。尽管如此,双方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