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晚,石头科技(688169.SH)公布了未经审计的上半年业绩报告。财报显示,石头科技上半年实现营收23.48亿元,同比增长32.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5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1.57%。从业务运营来看,石头科技共销售扫地机器人超过123万台,贡献收入22.61亿元。
石头科技表示,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对自有品牌销售渠道的拓展以及品牌宣传推广力度的加大,毛利较高的自有品牌扫地机器人在今年上半年销售约120万台,销售收入贡献22.26亿元,收入占比提升至94.80%。
《中国经营报》记者综合梳理发现,作为“小米生态”成员的石头科技与小米集团的关联交易额在销售总额中的占比已从2016年的100%逐年降低到2020年的9.28%,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已降低至1.77%。券商分析人士认为,石头科技自有品牌瞄准中高端市场,收入占比提升有利于驱动盈利能力的优化。
本报记者还注意到,尽管在多家第三方市场研究报告里,国内扫地机器人渗透率不足5%,但在这一赛道上已诞生了石头科技、科沃斯(603486.SH)等市值达数百亿元的上市企业。由此来看,在资本热捧下,头部扫地机器人厂商还需要进一步打开市场增量、推动扫地机器人的规模化普及。
“去小米化”收尾盈利能力优化
众所周知,石头科技与华米科技、云米、九号公司都是“小米生态”内的上市公司,起初借助小米的品牌、投资、渠道等资源快速成长,当业务运营起来后往往又面临“去小米化”、独立生长的考验。
本报记者梳理财务数据注意到,在2016年至2020年、2021年上半年,小米集团在石头科技销售额中的贡献占比逐年降低,分别是100%、90.36%、50.17%、33.59%、9.28%和1.77%。从产品业务来看,石头科技目前自有品牌扫地机器人在销售额中的占比已达到94.8%。
与此同时,石头科技产品的毛利率水平也在逐年增长。半年报显示,今年1~6月,该公司销售毛利率为50.74%,同比增长3.81%。而在2016年至2020年,石头科技的毛利率分别是19.21%、21.64%、28.79%、36.12%和45.53%。
自有品牌销售渠道拓展成果明显、毛利率持续增长,表明石头科技的盈利能力进一步优化。开源证券、华泰证券、民生证券等多家券商将石头科技股票评为“推荐”或“买入”级别。不过,券商也普遍发出风险提示,包括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供应短缺、海运运力不足、竞争格局加剧等风险。
石头科技董事长兼CEO昌敬表示,石头的品牌定位是全球市场的中高端智能硬件公司,更长远的目标是中高端科技创新公司。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石头科技在海外市场的业务持续扩张,境外收入实现12.55亿元,同比增长达124.14%,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53.4%。
而从营业成本来看,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占据“大头”。石头科技在今年1~6月的销售费用投入2.9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37亿元增长23.01%,研发投入费用为1.99亿元,尤其是人工智能、AI导航算法、新型传感器等核心技术,同比增长89.77%,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47%。截止到6月30日,石头科技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设立了产品研发中心、光电研究院、AI人工智能研究院、机电研究院等高端研发基地,累计获得专利730项。
自创立以来,石头科技所实行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备受业界关注。石头科技方面认为,专注于产品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则采取委托加工,可根据订单量安排代工采购计划,以快速提升盈利能力。从产业链整体去分析,通常产业链中高附加值出现在前端研发/设计/知识产权与后端品牌/服务/渠道,而中间制造环节通常利润最低。因此,自有品牌企业想要提升盈利能力,必然要选择向两端发展,向前端加强技术研发创造知识产权,或向后端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与服务。
自清洁新品能否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在资本热捧下,为了推动行业渗透提速,石头科技仍在探索寻找“第二增长曲线”。8月25日,石头科技推出了石头智能双刷洗地机U10、石头自清洁扫拖机器人G10两款旗舰新品。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这两款新品的推出,石头科技在高端洗地机和自清洁扫拖机器人领域的产品布局得以补齐。
中国家电协会《2021年扫地机器人市场发展白皮书》显示,扫地机器人市场在近两年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更受消费者青睐的产品价格段位从此前1000~2500元的入门级产品,逐渐变为了3000~5000元的高端甚至旗舰产品;二则是高达94%的消费者选择了购买扫拖一体式产品,并且有65%的受访群体认为,扫地机器人应该能够完全替代人工作业,而不应该再由使用者进行清扫。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份报告所公布的数据,实际上也明确反映了如今“懒人经济”的这个市场背景。一方面,消费者对于智能清洁产品的热情愈发高涨,愿意花更多预算去购置更好的产品;另一方面,艾瑞咨询公布的2021年《扫地机器人消费行为报告》显示,消费者如今对于扫地机器人产品的购买动机,已经从心理因素向功能因素转变。换言之,也就是“购买扫地机器人”已不再是出于好奇或充面子的消费动机,而是更多地希望其能够真正承担起清洁需求,可以把自己从日常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