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风险爆发 逾10家银行"踩雷"
时间:2021-08-02 11:13:56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作为曾经的磷化工龙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无锡锡商银行原二股东——江阴澄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澄星实业”)因流动性问题如今面临被十多家银行密集追债的尴尬局面。

实际上,无锡锡商银行成立不足三月,澄星实业所持股份即遭冻结引起了市场高度关注,其后监管披露公司存在对控股上市公司*ST澄星(600078.SH)资金侵占超过20亿元,接踵而至的则是银行的追债及银行对账户和资产的冻结。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由于规模效应和产业实力,上市公司和公司大股东一直是银行争相授信的“香饽饽”。然而,在监管严查大股东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同时,不少大型企业集团爆雷,且陷入严重的债务危机,银行巨额授信因此受到牵连,这也暴露出银行信贷风控中存在“漏洞”。

银行讨债

今年以来,仅仅半年多时间,公开信息披露已有超过10家银行与澄星实业有债务纠纷官司,而所持上市公司*ST澄星股权也悉数被冻结,而此前持有的无锡锡商银行的股权也早已被司法拍卖。

7月,法院公开信息披露了平安银行、南京银行、华夏银行三家银行与澄星实业的债务纠纷,分别涉及到金融借款、信用证开证和保证合同,三宗官司的金额高达1.7亿元。与此同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等银行也均在半年间与其存在债务诉讼纠纷。

资料显示,澄星实业于1984年成立,起步于磷化工产业。该集团下设有磷化工事业部、石油化工事业部、煤化工事业部、商贸事业部、综合事业部等五个事业部。2007年完成营业收入突破150亿元。该公司于2020年9月10日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排名第48位。

据了解,澄星实业旗下的上市公司平台为澄星股份,在2020年巨亏22.16亿元。由于涉及到多家银行的贷款被起诉冻结资产,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事情浮出水面。

2021年6月29日,*ST澄星公布了上市公司涉及的诉讼及进展公告,披露了该公司与9家银行之间的贷款纠纷。其中,明确提及了上市公司向民生银行无锡分行借款的3亿元和渤海银行无锡分行借款的2亿元被控股股东澄星实业占用。

7月21日,*ST澄星公告披露,公司控股股东澄星实业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被轮候冻结,涉及约1.71亿股,占总股本的25.78%。截至目前,澄星集团及其相关方仍占用公司资金约21.78亿元,尚未归还,具体偿还方案尚未确定,控股股东目前正在积极整改。

2021年4月9日,*ST澄星就收到了上交所的《关于江苏澄星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资金占用相关事项的监管工作函》,其中提及2020年1月及9月股东占用非经营性资金7.07亿元的问题,并督促要求公司大股东尽快归还相应资金。

由于债务危机的爆发,银行对于澄星实业和*ST澄星加快了资产保全和诉讼的进度。以某股份银行对澄星实业、汉邦石化和*ST澄星的4.2亿元的流动资金贷款为例,原本借款期限为2020年9月14日至2021年9月14日,但是银行因企业牵涉多笔诉讼官司和经营状况的恶化提前宣布贷款到期要求清偿债务。

同时,记者还注意到,澄星实业子公司汉邦(江阴)石化有限公司是多笔贷款的企业主体,而今却已被工商银行申请破产重整中。

某银行回复本报记者称,该行基于回归业务本源、扶持民营实体经济发展与澄星实业合作。该行高度重视信贷风险管理,关注企业基本面变化、他行授信政策变化及政府相关要求,加强贷后动态管理。基于对澄星实业整体情况的预判,银行对其授信额度逐年减少。“银行已经采取诉讼等措施,并已取得一审胜诉。”

风控“漏洞”?

受融资环境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近些年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现象时有发生,且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针对该乱象,监管多部门联合行动清理大股东占用资金行为,这让企业潜在风险暴露出来,并波及企业的银行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市公司通常实力较强、影响力较大且不乏产业龙头,所以银行授信往往“扎堆”。一旦涉及到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风险,流动性上会出现问题,而银行也会要求企业偿还贷款。

实际上,澄星实业和*ST澄星均因面临债务危机,使得十多家银行也踩雷深陷其中。对此,记者联系了澄星实业采访,但是截至发稿公司并未给予回应。

一家银行人士分析称,在过往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案例中,一旦风险暴露出来,大股东面临偿还资金压力,这也就是说银行直接对大股东的贷款风险提升了。同时,上市公司则可能要承受无法要回资金的损失,银行对上市公司的贷款风险也有所增加。

“银行在对大型集团企业授信和上市公司授信过程中,一般很难发现侵占资金和被侵占资金的情况。一些贷款资金直接被股东借出或各种名义挂账,报表上数据也不会直接反映。”该银行人士表示,有效的风控手段是对资金用途做限制,实行专款专用,同时对还款来源进行明确。

该银行人士认为,贷款资金被用于上市公司和其大股东的关联交易就会暴露出问题。通常情况下,从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的模式看,均采用的是虚构交易、购买虚拟资产、虚构费用、金融借款等方式套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