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因踩雷供应商,致预付账款等资产发生巨额减值损失引起市场热议。这暴雷背后最终指向一个共同神秘人-----隋田力。相关媒体指出,这场以“专网通信”业务为载体的骗局,牵涉上市公司资金规模或超900亿元!
新浪财经在复盘案例过程惊奇发现,拟上市公司北京蓝色星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蓝色星际”),第二大供应商竟然也有隋田力的身影。
第二大供应商现隋田力的身影
去年年底,蓝色星际提交了招股书,拟创业板上市,公开发行不超过6417.64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
蓝色星际为2016年10月11日由北京蓝色星际软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7年3月1日挂牌新三板,是一家安防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关键行业提供智能视频网络监控技术解决方案及视频安全产品,并为关键行业用户提供监控安全运营服务。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分别为8465.05万元、6518.11万元和1.42亿元,占年度采购的比重合计分别为59.70%、47.93%和69.03%。
蓝色星际2020年的突然新增上海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星地通”)为第二大供应商,主要采购无线自组网套件,采购金额为5420.25万元,占当年整体采购金额之比为26.32%。
上海星地通第一大股东为隋田力,持股比例为90%。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称早在2018年蓝色星际就与上海星地通就已经建立技术合作,而2020年看似突击新增的采购是因为新增订单需求。
相关媒体指出,隋田力引爆众多上市公司炸雷,有的可能被动被骗,有的可能涉嫌通过上下游联动进行财务造假。隋田力的下游关联方先向上市公司发出订单,上市公司收到下游预付的10%款项后,向上游隋田力的关联方采购原材料,并支付100%的预付款,隋田力控制的关联方甚至还会给下游的还款提供担保。
这套操作逻辑本质是,隋田力似乎透过上下游的合同设计套取了巨额的上市公司资金!
那蓝色星际究竟缘何也与隋田力产生业务往来呢?
财务数据有无虚增?
蓝色星际与上海星地通于2018年12月签订《技术合作协议》,约定星地通通信向蓝色星际提供自组网系统技术服务。为确保视频数据信息的保密性,蓝色星际提供软件加密技术方案,采用自主研发的基于视频压缩特性的加密技术,针对视频编码的中间数据进行加密技术处理,没有改变视频的整体封装结构,不会对依赖视频的上下游解决方案、应用软件带来应用架构变更等额外工作量,容易在现有的方案中嵌入使用;同时针对视频应用,提出相关的存储、传输、检索查看的整体方案。
可以看出蓝色星际早在2018年已经建立合作,但是直到2020年就开始向上海星地通进行大额采购。对此,蓝色星际称是由于2020年11月收到销售需求,故实施采购。
2020年11月,蓝色星际与华之虹电子签订《产品购销合同》,约定公司向华之虹电子销售无线自组网加密管理套件。故公司于2020年11月与星地通通信签订《设备买卖合同》,向上海星地通采购无线自组网套件,在加装公司的加密软件后,用于向华之虹电子供货。
换言之,蓝色星际与上海星地通类似捆绑销售,而这笔采购订单完全是基于订单需求才启动年底的突击采购行为。
然而,蓝色星际对华之虹电子的收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了确认。
从合同签订到收入确认仅仅用了一周甚至不到一周时间。从分批签订合同细节看,2020年11月23日签署,验收时间分布为11月28日或11月30日,累计确认收入为5329.51万元。
在上市辅导之际,蓝色星际年底突增了这笔收入。这么短的时间进行收入确认,蓝色星际的产品交付是否得到客户认可?是否符合收入确认原则?对于年底突击收入往往是监管问询重点。
对于验收日与发货日时点较近问题,蓝色星际解释称与华之虹电子于2020年1月签订技术开发框架协议,2020年6月已完成技术验证,发货后在客户现场进行软件灌装,同步完成测试和验收;而第四季度收入占比高是解释称是由于行业属性造成。
蓝色星际年底对华之虹确认的收入金额占全年收入的16%,占第四季度的收入的24%。
综上,蓝色星际的财务数据都似乎让人难以理解。
蓝色星际与上海星地通的捆绑销售类似“以销定采”,这似乎意味着公司收入确认与相关采购成本高度匹配。
但是,公司收入确认金额为5329.51万元,对应毛利率超过50%,而采购金额为5420.25万元。
收入与采购额出现倒挂,这意味着公司部分采购并未进行相关成本确认。这种倒挂难道是超额采购造成?然而这似乎又与“以销定采”不太匹配。那难道还存在成本延迟确认吗?亦或其他难以理解的事项?这一系列疑问都增加了我们对其财务数据的疑惑。
疑点重重
我们再从同行业绩走势看,蓝色星际的收入可谓“一骑绝尘”!行业整体趋势下跌,而蓝色星际大涨。
我们选取海康威视、大华等公司进行对比,公司2018年至2020年收入增速走势看,海康威视、大华等收入整体出现下滑趋势,但是蓝色星际走出了相反趋势,2020年更是一度超过30%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