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总资产年复合增长率达24%、连续3年获评“中国旅游集团20强”……在业绩不断突破的背后,祥源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祥源控股”)正吹响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6月11日~14日,祥源控股党委赴中国革命转折点会议召开地——贵州遵义,组织开展“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2021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在成效卓著的非公党建工作带动下,祥源控股不断跃上经营发展的新台阶,更是在2021年再次获得“中国文旅地产十强企业”称号,并排名第五,此外,其还提出要以“旅游目的地建造者”为企业使命,不断探索中国文旅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
祥源控股党委书记、执行总裁赖志林表示,“祥源控股正通过把党建工作作为非公有制企业的自身事业来抓,不断让党的组织和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未来,集团党建工作将以非公党建‘54321’模式为起点,让党的旗帜在企业高高飘扬。”
“党建+创新”立非公党建标杆
2015年成立集团党委、2019年总结非公党建模式……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祥源控股的党建工作即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关信息显示,祥源控股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以文化旅游投资运营为主导的大型企业集团,系上市公司祥源文化、交建股份实际控制人,并在2020年7月正式启用上海总部,“全面拥抱长三角一体化”。
乘着改革开放东风发展壮大起来的祥源控股,也将党建工作放到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党建工作就是企业的‘红色引擎’,党旗红事业兴,党建优事业优”。
梳理可发现,2015年7月1日,祥源控股党委正式成立,2019年,在实践中总结出“54321”党建模式,并在2020年6月30日,顺利完成祥源控股党委换届,值得一提的是,祥源控股“54321”党建模式得到各界的高度认可。
据悉,祥源控股的非公党建“54321”工作模式,包括“政治核心作用、文化引领作用、经营促进作用、和谐发展作用、模范带头作用”等在内的五个作用,以及“抓业务共振、抓组织覆盖、抓制度建设、抓党建创新”等在内的四个抓手。
而三个工程则是金桥工程,即“问政于全体党员,问策于全体员工,育才工程,把优秀员工发展成党员,把优秀党员推荐到管理岗位,健康工程,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愿景紧密结合起来”;两个活动则是“主题实践活动、专题培训活动”;一本心得为“一本读书心得”。
祥源控股表示,“这个工作模式,有效回应了非公领域党组织‘如何组建、履行什么职责、何以确保长效’等关键性问题”,而行业人士也曾点评道,“祥源控股非公党建质量较高,非常有潜力”。
据悉,该模式实施近两年来,祥源控股党建整体工作有了质的飞跃,不仅先后荣获省、市、区级“党建优秀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还有一大批年轻的经营与技术骨干纷纷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祥源非公党建“54321”模式更被《学习时报》、人民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刊登、介绍转载。
“党建+队伍”促高质量发展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党管人才要求企业的人才工作要与党建实现“同频共振”,祥源控股通过“党建+队伍”建设,引领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高质量发展。
2020年3月,在祥源控股旗下交建股份章程中增加党建的相关规定后,交建股份党委书记由董事长担任,党委委员均为各业务板块中层管理人员担任,而这正是祥源控股党委通过抓住“关键少数”实现基层组织“头雁效应”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祥源控股不仅设立专职党委副书记岗位,而且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坚持优先从业务骨干中选拔德才兼备的党员职工担任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
针对集团类别多、党员分散的特点,祥源控股决定,新的项目落地在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党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各地党组织的成立,让党员有了“家”,给企业添了“魂”,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
如2019年,祥源控股进军浙江宁波,在选拔、组建宁波公司的领导班子时,来自财务板块的老党员孙丽萍脱颖而出,其到宁波任职后,以“联合党建”的形式,探索与合作企业相互促进共发展,增添企业“红色新动能”。“宁波片区党支部成立才几个月,就和宁波多家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党建活动,推动党建工作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目前已有多名员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近年来,祥源控股中层干部、核心员工获得晋升、评优者,党员占比约一半,“让集团每个板块都成为人才‘近悦远来’之地”,不仅如此,在2021年1月祥源控股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专门设立集团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奖项,与年度‘优秀管理者’奖项级别相等”。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党建工作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党建工作做细了就是凝聚力。”
据悉,近5年,祥源控股总资产由200亿元,增长到6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4%。今年年初,其发布《祥源控股集团战略白皮书》,完成新一轮战略升级,更锚定了基于“一主两翼、协同发展”的业务、组织和财务三合一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