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加加减减,杉杉股份的未来在哪?
时间:2021-06-01 11:54:24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杉杉,不要太潇洒。”

这是杉杉股份(600884.SH,下称“杉杉”)20年前卖男装时的广告语,也印证了他们转型之路上的筚路蓝缕。

1999年,一份原冶金工业部鞍山热能研究院的研发锂电池碳负极材料技术产业化的项目报告,被呈到了杉杉董事局主席郑永刚的手中。随后,这家制衣龙头便一脚迈入了新能源的坑。

当年9月,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正式进军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接下来的2003-2004年,湖南杉杉、东莞杉杉相继成立,进入锂电池正极材料、电解液市场,基本完成锂电材料全产业链布局。

杉杉的野心显然不只于此:2015年,杉杉向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军,成立云杉智慧、宁波利维能、杉杉汽车;2016年底,杉杉收购尤利卡公司,拓展光伏业务,新能源再添一翼;而创投、金融、储能等业务杉杉也均有涉猎。

20年过去,杉杉有心证明全面进军非核心业务并非一场豪赌,但却始终无法稀释业务扩张带来的巨大风险——剥离,成为了接下来的关键词。

2019年6月20日,杉杉称对亏损的新能源整车业务采取暂停并逐步退出的策略,一个月后又以29亿元出售杉杉商业集团有限公司100%股份。

尽管杉杉的服装业务于2016年被分拆并独立在香港挂牌上市,但该业务壁垒低、竞争烈,越发鸡肋。2018年杉杉的营业收入中,服装业务占比已从10年前超过60%降至不到8%。

2020年2月3日,杉杉公告称,公司拟将所持杉杉品牌运营股份有限公司合计48.1%股份转让,交易价格合计1.68亿元。此次股权转让后,公司对杉杉品牌公司的持股比例将降至19.37%,杉杉品牌公司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郑永刚多次称:企业不要只做加法,更重要的是要会做减法,聚焦主业,做成专业化,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020年,杉杉再次扩大业务版图。当年公司实施购买LG化学旗下LCD(液晶)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事项,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2021年2月1日完成该项重组的中国大陆交割。LCD偏光片业务收购完成后,杉杉的核心主业为锂电材料业务和偏光片业务。

那么,20年的加加减减,给杉杉的经营战略带来了什么样的思考?在时代变迁和现实锤炼之后,杉杉有哪些核心竞争力?它们有多硬核?

正极材料:强强联合绑定巴斯夫

锂电池材料主要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4大材料。而杉杉是国内唯一涵盖了正极、负极和电解液的锂电池材料生产企业。目前公司的产能规模、技术水平、客户质量、市场份额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目前杉杉正极材料业务主要由其控股子公司杉杉能源负责。凭借在钴酸锂领域的先发优势,其正极业务在由EVTank、伊维智库等机构联合调研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链年度竞争力品牌榜单》上,已连续5年排名第1。

杉杉正极材料的主要产品有钴酸锂、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和镍钴铝酸锂)、锰酸锂和三元前驱体(内部供应)。其中钴酸锂主要用于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高端平板电脑等;三元材料主要用于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启停电源以及对成本较为敏感的消费电子产品;而锰酸锂则主要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以及与高容量正极材料掺混使用。

产能方面,杉杉在长沙、宁乡、宁夏设有三大正极材料生产基地,目前合计年产能6万吨,总规模在国内主流正极材料企业中排名第一。公司还在长沙高新区启动了年产10万吨正极材料项目规划,其中技术壁垒较高的高镍三元材料,年产5000吨的产线正处于建设阶段,预计今年年中投试产。

但另一方面,杉杉正极材料业务却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存在不小的隐忧。

正极材料市场整体较分散,杉杉的市占率虽在前列,但仍不足10%;更严峻的是,该数字正在逐渐变小。据高工锂电(GGII)数据,2018年中国正极材料总出货量为27.5万吨,同比增长28.5%,其中杉杉能源的正极材料出货量为2.11万吨,同比增长21.26%,市占率为由8.37%下降至7.67%,排名滑至第2位。

为推进正极材料的业务布局,杉杉携手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供应商巴斯夫(BASF),并深度绑定。

2021年5月20日,杉杉公告称,BASF拟合计出资17.03亿元收购公司子公司宁波新能源和甬湘投资合计持有的杉杉能源19.64%股权,及杉杉能源其他小股东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对杉杉能源持股比例由68.64%降至49%,不再并表,BASF持有剩余51%股权。杉杉能源名称变更为“巴斯夫杉杉”。

巴斯夫经营HEDTM品牌三元正极材料,拥有阿贡实验室全球锂电正极专利许可,以及日本、美国生产基地及德国试验基地;同时生产汽车用涂料及减震降噪产品。

依托BASF拥有的全球领先车企合作资源、全球化产业布局、核心专利技术授权、国际品牌影响力等优势,杉杉能源将能够快速融入并抢占全球市场,推进其海外市场开拓与客户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占率。

2020年,杉杉正极材料销量为3万吨,净利润为2亿元,单吨净利达0.67万元/吨。今年一季度,在产品价格上涨背景下,杉杉通过供应链管理,实现销量1.1万吨,净利润1亿元,单吨净利达0.9万元/吨。

此外,公司永杉锂业一期2.5万吨产能将于今年下半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