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一家新万亿巨头
时间:2021-06-01 11:10:16来自:品玩字号:T  T

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的前老板爱打麻将,有“赌王”这一称号的曾毓群继承了这一衣钵,还在自己办公室的墙上挂了一幅字画——“赌性更坚强”,据说就是其前老板送来的。

这不是说曾毓群是打麻将的好手,而是他知道商场如麻将场,需要根据环境、人心、手牌、底牌等因时而变的条件赌出一条血路。曾毓群曾对投资人说:“光拼是不够的,那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

今年5月21日,曾毓群表示,将于2021年下半年发布钠电池,这是继新能源汽车常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之外,宁德时代寻找的新替代品,这也是曾毓群的又一次下注。

这次下注的最终结局还无人知晓,但市场对宁德时代的看好已经溢于言表:

5月31日,宁德时代股价刷新记录,市值一度突破万亿,成为创业板首家万亿级别市值的公司。

从2017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超越比亚迪爬升至全球第一;到2020年的最后一天,作为新能源代表的宁德时代市值超越中国石油,完成能源行业新老皇位的更替;再到今天市值破万亿,相当于比亚迪、长城、上汽三家车企在A股的市值之和。曾毓群犹如赌神,不到十年频频繁变换座次。

曾毓群的“赌”字背后似乎有着更丰富的寓意,这是一个关于策略、时势与技术积累的故事。

脱胎于锂电池巨头外界曾把超越松下和LG等老牌企业的宁德时代称之为“黑马”,但曾毓群不认可这种说法:“我们不是黑马,是厚积薄发。”创立宁德时代、从事动力电池之前,曾毓群在消费电子锂电池行业,就已经做成了一家电池公司ATL。

2011年底,此前由三星SDI供货的宝马,在中国市场寻找本土电池合作伙伴,为华晨宝马旗下的“之诺”电动车供应动力电池。

他们的目光很快聚焦到了ATL上。ATL全称AmperexTechnologyLimited(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曾毓群与人合伙创立于1999年,主攻聚合物锂电池。2000年,MP3和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迅速起量,ATL跟着这股东风成长为一流代工厂,2002年就实现了盈利。2004年,苹果找上门来,ATL开始为其MP3供货。

2005年,日本TDK公司(东京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收购ATL。ATL成为一家外资子公司,为宁德时代的诞生埋下伏笔。

2007年,苹果进军智能手机行业,ATL顺理成章成为iPhone的电池供应商。有苹果的背书,ATL在手机行业所向披靡,相继成为三星、华为和OPPO等头部企业的供应商。从规模上来讲,ATL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电池供应商之一。

在当时,主要服务于消费电子产品客户的曾毓群不会想到,多年后自己会成为电动汽车领域举足轻重的玩家。不过,这一切已经有所苗头,在大洋彼岸的另一家刚刚开始生产电动车的公司,在寻找电池产品时发现,市场上并没有专用于汽车的动力电池,于是选择了松下原本为消费电子产品设计的圆柱形电池,这家公司就是特斯拉。

2011年,宝马也找到了ATL。当时后者还没有正式进军动力电池行业。当时在宝马集团负责采购业务的魏岚德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说:“我与宁德时代的曾总(曾毓群)有着非常深厚的个人友谊,最早就是我说服他进入动力电池领域发展的。”

他表示,起初对于启用宁德时代还是有所犹豫的。不过,让他最终做出选择的原因也和特斯拉类似,尽管当时中国动力电池的生产技术还处于一片空白,但宁德时代原先的母公司ATL在消费类电池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曾为苹果供货,相对而言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但ATL不能直接进入动力电池行业。2011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发布,受日本TDK全资控制的ATL,不具备在中国本土生产动力电池的资格。于是,曾毓群带领一个团队从ATL中独立出来,成立了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ontemporaryAmperexTechnologyLtd,简称CATL)。由于公司成立于宁德,所以称之为“宁德时代”。ATL原先持股宁德时代15%,后来在2015年完全退出。

敢于啃硬骨头宝马和宁德时代确定合作后,把800多页的德文标准给了宁德时代。据第一财经报道,合作初期,宁德时代对动力电池的认知以及生产经验还处于摸索阶段,如此高的标准对宁德时代而言,无疑是很难征服的高山。但敢于啃硬骨头,是曾毓群及其团队的一大特质。之前创立ATL,他就是通过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来塑造核心竞争力。

1999年刚成立时,ATL没有任何核心技术,只能通过向贝尔实验室购买聚合物锂电池专利授权来开展业务。但贝尔实验室的锂电池存在缺陷,反复充放电后,电池会鼓气变形,以至缩短电池寿命。贝尔实验室认为,“鼓气是这项技术无法解决的本质问题”。

当时获得贝尔实验室专利授权的,有20多家企业,但他们都认为电池鼓气是在实验室里才会出现的情况,而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消费者意识不到这个缺陷。

只有曾毓群非常在乎这个问题。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两周,做了多次实验,推测出可能是电解液成分造成电池鼓气。他让生产电池溶液的企业弄出了七个配方,排除了原来配方里低沸点的化学物质,造出了不鼓气的电池。

凭借着这一改良,ATL的锂电池在迅速扩张的消费电子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