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建筑一体化期待爆发
时间:2021-05-31 12:35:58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广东惠州某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该建筑铺设光伏组件,可利用太阳能发电。

近期,邱国英正忙着韩国、中国台湾的产品出货,同时也在跟进大湾区的几个订单。从事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10余年的他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与过往相比,2021年以来自己深切感受到的一个变化就是“风口”来了。

今年2月,邱国英所在的嘉盛光电(英利集团旗下公司)成立深圳子公司,并由他来担任董事长,进一步开拓大湾区和海外的BIPV市场。除此之外,集团公司还在长三角、京津冀、东北、西北区域分属布局。

BIPV是将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一种技术,属于是光伏应用的一个细分领域。过去十多年,受制于高成本、认知理念淡薄等因素影响,BIPV仅仅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众市场。谈及BIPV市场的发展,业内人常用“蜗牛速度”来比喻。

如今,BIPV似乎站上了“风口”。2020年9月,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愿景目标,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实现减碳目标的重要手段,BIPV也迎来了市场爆发的前夜。

商业化曙光初现

真正催热和撬动BIPV市场的是“碳中和”目标的落地。

BIPV相对于BAPV(BAPV就是屋顶上安装的光伏组件,可充当小型“发电站”)而言,BIPV兼具建筑和发电功能,可制造成门窗、墙面和屋顶等。

过去数年,光伏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不过BIPV并未迎来真正风口。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258.5GW,地面光伏电站累计装机177.36GW,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装机量81.14GW。其中,在分布式光伏市场中,光伏建筑基本以BAPV形式呈现。

位于河北保定的电谷国际酒店,于2008年正式落成,是国内较早采用BIPV技术的代表性光伏建筑,也被认为是世界首座应用光伏发电系统的五星级BIPV酒店。该酒店由英利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4.5亿元。其中,光伏幕墙面积4111平方米,幕墙投资9300万元。

据悉,从2009年投入使用至2020年底,该酒店十年发电衰减率5%,年均发电量达27.8万度,所发的电基本用于酒店自用,可替代超过100吨标准煤,为BIPV大规模商业化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国内的BIPV项目比较少,以一些示范性或标志性光伏建筑项目居多,更多是‘自上而下’的发展,市场化程度不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新能源部战略市场总监张雪告诉记者。

2020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指出,到2022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等。

随后,全国各省区市纷纷推进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措施,并拓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范围。以北京和南京为代表的地方相关政府部门还陆续公布了具有吸引力的补贴政策,以推动本地区的绿色建筑发展。以北京为例,全部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光伏组件作为建筑构件)的项目,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元(含税),补贴时间为5年。

不过,真正催热和撬动BIPV市场的是“碳中和”目标的落地,即我国明确“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有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总量约22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22%,属于我国推进碳减排的重点领域,光伏建筑一体化又是建筑行业碳减排的重要选择。

记者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获悉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既有建筑面积600亿平方米左右,如果按照1∶6比例安装计算,可以安装100亿平方光伏,大概拥有1500GW装机规模;同时,我国每年新建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新建建筑中高层建筑多,可安装光伏面积比例比既有建筑低,如果全部安装,光伏面积近1.4亿平方米,光伏系统装机容量约20GW。

有券商机构测算,BIPV每年仅潜在屋顶面积包括翻新屋顶+新增屋顶约12.3亿平方米,对应市场空间达1.3万亿元。

“自从2020年碳中和目标落地以来,我们在BIPV相关的科研、咨询、设计方面的工作也逐渐多了起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太阳能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博佳认为,随着光伏成本的下降,叠加碳中和风口,BIPV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BIPV市场出现了三个明显变化:第一,在资本市场上,BIPV已经成为一个投资机遇,个别企业已获得多轮融资;第二,建筑设计院对BIPV的态度已经开始由被动变主动;第三,实施落地签约的BIPV项目明显增多。

目前按照光伏技术路线划分,BIPV产品主要有硅路线和薄膜技术路线,较早试水的企业包括嘉盛光电、汉能、龙焱、中山瑞科等企业。

2020年以来,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和东方日升等企业纷纷进军该细分赛道。作为进军BIPV领域的光伏龙头企业,隆基股份于2021年3月以16.35亿元作价收购森特股份27.25%股份,成为后者的第二大股东。

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BIPV要求具备光伏和建筑领域的专业水平,实际门槛并不低,行业应建立在技术和质量进步的基础上规范化发展,要警惕一哄而上带来的不良后果。

从碰撞到融合

光伏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