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央行等四部委《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统称“大湾区‘金融30条’”)发布满一周年。近日,广东地方金融监管局透露,截至目前大湾区“金融30条”90%以上的措施已落地实施。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及互联互动建设推进成效逐渐凸显。
与此同时,银行也在加速跨境相关业务的调整布局,强化交易银行、普惠金融、跨境投融资、支付等领域的产品创新,以满足大湾区建设新阶段企业及个人金融服务的新需求。
广发银行交易银行部负责人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境业务中,客户对资金价格、金融业务办理手续流程的便利性、汇率风险、避险保值等方面的需求愈加强烈,随着大湾区建设推进,人员跨区流动加速,导致跨区流通便利性的金融服务需求也在急剧增加。银行会进一步加大科技在跨境金融方面的投入,强化产品服务创新,以更好地满足客户跨境融通便利化金融需求。
跨境互联互动建设加速推进
广发银行零售部相关负责人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此前已成立跨部门专项工作组,积极开展“跨境理财通”各项筹备工作,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银行已与港澳银行建立一对一合作关系,在客户转介、客户服务、投诉处理、消保实施等关键合作细节达成一致意见。产品策略方面,银行通过对内地与港澳地区居民投资理财的需求、投资风格、人口结构等多个方面的调研分析,制定了以固收类产品为主的中低风险稳健型产品方案。此外,银行目前已按照监管部门要求完成基础功能开发,并制定了业务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及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方案和客户投诉处理机制。”
在监管部门积极推动下,金融机构还开通跨境缴费、港澳居民通过代理见证方式开立内地个人账户、跨境住房按揭贷款、跨境保险、跨境移动支付等业务,粤港澳大湾区民生金融互联互通建设加速推进。
如中国银行推出“大湾区开户易”业务,上线澳门居民珠海社保“跨境办、线上办、一站办”服务;广发银行为粤港澳大湾区内个人客户提供了优惠的支付结算服务,还为常驻或往来大湾区通勤的商旅客户提供“食”“住”“行”“乐”于一体的体系化服务的专属信用卡等。
此外,不少银行针对粤港澳三地越来越频繁的人才流动趋势,创新产品服务。广发银行方面透露,为鼓励与支持湾区人才引入工作,银行特别推出“人才贷”,最高可为湾区高层次人才提供100万元信用消费贷款。汇丰银行近来也透露,正与区内其他企业和机构一起,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推动大湾区人才流动,并凭借在粤港澳三地的服务资源和跨境专长,为大湾区人才的长远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广发银行零售部负责人表示,面向湾区零售客户,银行将以粤港澳同城金融服务和跨境金融资产配置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综合金融产品及服务体系,满足居民在消费、旅游、住房、健康、财富管理等多方面的金融需求。
聚焦跨境金融服务创新
各项跨境互联互通建设加速落地的同时,跨境贸易和投融资金融服务建设也成为大湾区“金融30条”出台一年来监管及金融机构关注的重中之重。
据广东地方金融监管局透露,大湾区“金融30条”公布实施一年来,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程度再上新台阶,截至2021月3月末,全省累计与港澳地区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超18万亿元,人民币已成为粤港澳跨境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自由贸易(FT)账户向广州市科创企业全面推广,并新增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作为FT账户试点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末,全省企业开立FT账户4687个,办理业务折合人民币3940亿元。
各家银行也在积极结合各自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机构和政策优势,开展跨境金融服务创新。
广发银行交易银行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为顺应“线上化”需求,充分利用港澳市场资源,该行持续升级“跨境瞬时通”“跨境金融护航方案”等既有产品,积极开展国内证福费廷跨境转让、跨境直贷、跨境代付等业务,为湾区企业提供定制化、线上化、低成本的跨境综合解决方案。
此外,上述广发银行交易银行部负责人还表示,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在跨境人民币、跨境投融资、贸易新业态等方面的政策红利,该行还聚焦湾区政策创新,打造了“跨境人民币直通车”,为湾区企业提供便利化结算、汇率避险、全球现金管理等升级服务;研发“跨境通”产品体系,加速NRA项下贷款、融资创新与试点,积极开展跨境银团贷款等业务,助力企业跨境联动、融通全球。“目前亦在加速研发服务跨境电商的专属普惠金融产品,稳外贸、促发展。”
某银行业人士表示,在跨境业务金融服务中,跨境企业更多关注的是资金价格、金融业务办理时的手续流程便利情况、汇率风险及避险保值服务等,在当前新的政策和市场需求驱动下,银行也会更加重视跨境人民币、避险保值、低成本的资金价格提供等方面的产品服务创新。
供应链金融成为商业银行提升湾区内跨境企业金融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
上述银行业人士分析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内很多企业都是侧重于高新技术和高端制造的龙头,通过供应链金融,银行服务其上下游实体经济有很大发展